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玫瑰花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玫瑰花

    《中国药典》

    【拼音名】Méi Gui Huā

    【英文名】FLOS ROSAE RUGOSAE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2.5cm。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鉴别】本品萼片表面观:非腺毛较密,单细胞,多弯曲,长136~680μm,壁厚,木化。腺毛头部多细胞,扁球形,直径64~180μm,柄部多列性,长50~340μm,基部有时可见单细胞分枝。草钙簇晶直径9~25μm。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1.5~6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玫瑰花

    《*辞典》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Méi Gui Huā

    【别名】徘徊花(《群芳诺》),笔头花、湖花(《浙江中药手册》),刺玫花(《河北药材》)。

    【来源】为蔷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

    【源形态】

    玫瑰(《群芳谱》)

    直立灌木。高达2米。干粗壮,枝丛生,密生绒毛、腺毛及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而起皱,下面苍白色,被柔毛;叶柄生柔毛及刺;托叶附着于总叶柄,无锯齿,边缘有腺点。花单生或数朵簇生,直径6~8厘米,单瓣或重瓣,紫色或白色;花梗短,有绒毛、腺毛及刺;花托及花萼具腺毛;萼片5,具长尾状尖,直立,内面及边缘有线状毛;花瓣5;雄蕊多数,着生在萼筒边缘的长盘上;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底部。瘦果骨质,扁球形,暗橙红色,直径2~2.5厘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常生于我国中部以至北部的低山丛林中。庭院或花园中多有栽培。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花略成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5~2厘米。花瓣密集,短而圆,色紫红而鲜艳,中央为黄色花蕊,下部有绿色花萼,其先端分裂成5片。下端有膨大星球形的花托。质轻而脆。气苈香浓郁,味微苦。以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

    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香茅醇含量可达60%,牻牛儿醇含量次于香茅醇,橙花醇为5~10%,丁香油酚和苯乙醇约各为1%。油又含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此外,花尚含槲皮甙、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有机酸(没食子酸)、红色素、黄色素、蜡质、β-胡萝卜素等。

    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类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非挥发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等。黄酮类如槲皮素、异槲皮素等;又含多种色素如植物黄质、玉红黄质番茄烃、γ-胡萝卜素等。

    叶含异槲皮甙。

    【药理作用】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口服锑剂的毒性(小鼠)。但仅以吐酒石口服法为限,且吐酒石的抗血吸虫作用亦随毒性解除而消失,据推测,此可能为玫瑰花改变了吐酒石的结构所致。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摘除花柄及蒂。

    【性味】

    甘微苦,温.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微苦,温,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②《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③《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④《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⑤《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

    ⑦《山东中药》:"治盱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⑧《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熬膏。

    【附方】

    ①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②治肝郁吐血,月汛不调: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早晚开水冲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气。如专调经,可用红糖收膏。(《饲鹤亭集方》玫瑰膏)

    ③治肺病咳嗽吐血: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泉州本草》)

    ④治新久风痹: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百草镜》)

    ⑤治肝风头痛:玫瑰花四至五朵,合蚕豆花三至四钱,泡开水代茶频饮。(《泉州本草》)

    ⑥治噤口痢:玫瑰花阴干煎服。(《纲目拾遗》)

    ⑦治乳痈初起,郁症宜此:玫瑰花初开者,阴干、燥者三十朵。去心蒂,陈酒煎,食后服。(《百草镜》)

    ⑧治乳痈:玫瑰花七朵,母丁香七粒。无灰酒煎服。(《纲目拾遗》)

    ⑨治肿毒初起: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一钱。好酒和服。(《百草镜》)

    【摘录】《*辞典》

    页首↑

    玫瑰露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Méi Gui L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

    【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能主治】

    ①《金氏药帖》:"治肝气胃气。"

    ②《纲目拾遗》:"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点酒服。"

    【用法用量】内服:温饮1~2两。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玫瑰花"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环维黄杨星D
    ·下一篇:青木香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瑞香竹叶椒冬季防“腰腿痛”展枝唐松草启心救胃汤哪些疾病患者忌“秋冻”秋季服药期间忌食用柚子痢疾龟甲胶四方拳草夏季多吃富水蔬菜芪附汤养肝活络汤隔山香五福化毒丹托里举斑汤夏季孕妇忌贪吃冷饮春季饮食养生讲究“三春”学校莫忘秋季防病野冬青果苏铁雨久花一把篾野荔枝玄精石石香葇石龙刍蒒实升麻蛇莓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