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青皮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青皮

    《中国药典》

    【拼音名】Qīnɡ Pí

    【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

    【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性状】

    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长椭圆形,长4~6cm,厚0.1~0.2cm。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密生多数油室;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小筋络。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气香,味苦、辛。

    个青皮:呈类球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微粗糙,有细密凹下的油室,顶端有稍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硬,断面果皮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厚0.1~0.2cm,外缘有油室1~2列。瓤囊8~10瓣,淡棕色。气清香,味酸、苦、辛。

    【鉴别】

    (1)四花青皮 本品粉末灰绿色或淡灰棕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形状不规则,壁稍增厚,有的作连珠状。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增厚,气孔长圆形,直径20~28μm,副卫细胞5 ~7个;侧面观外被角质层,靠外方的径向壁稍增厚。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近表皮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方形,直径8~28μm,长24~32μm。橙皮苷结晶棕黄色,呈半圆形、类圆形或无定形团块。螺纹、网纹导管细小。

    个青皮 瓤囊表皮细胞狭长,壁薄,有的呈微波状,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并含橙皮苷结晶。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至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0.2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橙皮苷(C28H34O15)不得少于5.0%。

    【炮制】

    青皮: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或丝,晒干。

    醋青皮:取青皮片或丝,照醋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每100kg青皮 ,用醋15kg。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肝、胆、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青皮

    《*辞典》

    【出处】《珍珠囊》

    【拼音名】Qīnɡ Pí

    【别名】青橘皮(《品汇精要》),青柑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一般在春末夏初时采收,但亦有延长至秋季采摘者。个大者用刀将皮剖成四片至蒂部为止,除净内瓤,晒干,称"四花青皮";中等大者称"个青皮",最小者习称"青皮子",晒干即得。

    【性状】

    ①四花青皮(《医林集要》)形状不一,裂片多数为长椭圆形,边缘多向内卷曲,皮薄。外皮黑绿色或青绿色,有皱纹。内面黄白色,有脉络纹。断面边缘有油点。气清香,味苦辛。以皮黑绿色、内面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②个青皮

    又名:均青皮。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2~2.5厘米,小于1厘米的称"青皮子"。表面深灰色或黑绿色,有细皱纹及小瘤状突起.基部有果柄痕,指划之可见油迹。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皮厚1.5~3毫米,淡黄色或黄白色,外层显油点,内有果瓤。气清香,味苦辛。以坚实、个整齐、皮厚、香气浓者为佳。

    以上均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此外,江西、云南、湖南等地亦产。

    青皮药材,除用橘类的未成熟果实外,其同属植物甜橙(广东、广西、贵州、福建、陕西、云南)、香橼(浙江、福建)以及茶枝柑(广东、广西)等柑类的未成热果实亦有作青皮使用者。植物形态参见"甜橙"、"香橼"、"柑"等条。

    【化学成分】各种青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

    【炮制】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醋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取出,晾干。(每青皮片100斤,用醋15斤)。

    【性味】

    苦辛,微温.

    ①《本草图经》:"味苦。"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

    ③《会约医镜》:"味苦辛微酸。"

    【归经】

    入肝、胆经.

    ①李杲:"足厥阴、少阳经之引经药。"

    ②《汤液本草》:"足厥阴经引经药,又入手少阳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二经。"

    ④《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①《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用之。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

    ③《纲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④《本草备要》:"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

    气虚者慎服。

    ①《仁斋直指方》:"有汗者不可用。"

    ②《本草蒙筌》:"老弱虚羸,尤宜全戒。"

    ③《本草经疏》:"肝脾气虚者,概勿使用。"

    【附方】

    ①治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青橘皮八两(酒炒),白芥子、苏子各四两,龙胆草、当归尾各三两。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韭菜煎汤调下。(《方脉正宗》)

    ②治心胃久痛不愈、得饮食米汤即痛极者:青皮五钱,玄胡索三钱(俱醋拌炒),甘草一钱,大枣三个。水煎服。(《方脉正宗》)

    ③治食痛、饱闷、噫败卵气:青皮、山查、神曲、麦芽、草果。为丸服。(《沈氏尊生书》青皮丸)

    ④治疝气冲筑,小便牵强作痛:青橘皮八两(醋炒),胡芦巴二两,当归、川芎、小茴香各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⑤治疟疾寒热:青皮一两(烧存性)。研末,发前温酒服一钱,临时再服。(《圣惠方》)

    ⑥治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青皮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朱震亨)

    ⑦治伤寒呃逆: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医林集要》)

    【名家论述】

    ①《珍珠囊》:"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

    ②李杲:"青皮,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又破滞削坚积,皆治在下者效。引药至厥阴之分,下食入太阴之仓。"

    ③朱震亨:"青皮乃肝、胆二经气分药,故人多怒,有滞气,胁下有郁积或小腹疝疼,用之以疏通二经,行其气也。若二经虚者,当先补而后用之。又疏肝气加青皮,炒黑则入血分也。"

    ④《纲目》:"青橘皮,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小儿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有汗者不可用,说出杨仁斋《直指方》,人罕知之。"

    ⑤《本草经疏》:"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泼。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⑥《本草汇言》:"青橘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凡病郁怒气逆而胁肋刺痛,或疝气冲筑而小腹牵弦,二者乃肝气不和之病也;或温疟痞闷而寒热不清,或下痢痛甚而小腹胀满,或小儿食疳诸积而肚大肢瘦,三者乃脾气不和之病。此剂苦能泄,辛能散,芳香能辟邪消瘴,运行水谷,诚专功也。"

    ⑦《本草通玄》:"橘之小者为青皮,功用悉同,但性较猛耳。青皮入肝……,究竟主肺、脾之症居多。疟脉自弦,肝风之祟,青皮入肝散邪,入脾涤痰,故疟家必需之品。"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青皮"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青叶胆
    ·下一篇:青蒿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许叔微傅青主伤寒脉闭夏季吹电风扇保持距离墨汁鬼伞紫梢花启脾丸茄子安息香冰玉散麻黄锦灯笼路边草绿青春季哪些人宜进补调理万年蒿无食子丸秋季茶疗方火棘春季韭菜忌生食饮酒与养生多食些防癌食物多花胡枝子头顶一颗珠大四块瓦四块瓦野慈姑羊胆转心莲藤子甘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