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礞石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礞石

    《*辞典》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Ménɡ Shí

    【来源】为变质岩类岩石绿泥石片岩或云母片岩的石块或碎粒。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采得后,拣净杂石泥土。

    【源形态】

    ①绿泥石片岩

    主要由绿泥石组成,常成细小鳞片或针状集合体,厚者呈块状。颜色由绿色以至暗绿色。硬度2~2.5。常含有磁铁矿、阳起石、绿帘石,多呈良好的小晶体,间或含有长石。

    ②云母片岩

    主要由云母属矿物组成,并含有石英、长石等其他矿物。最常见的是白云母片岩和黑云母片岩,具有极显著的片理构造。颜色视所含云母的种类而异,如含白云母较多时,就呈银白色或银灰色,如含黑云母较多时,则颜色深暗。

    【性状】

    ①青礞石(《圣惠方》)

    为绿泥石片岩的岩石,呈不规则扁斜块状或斜棱状的小块体,大小不一。全体青灰色或灰绿色,微带珍珠样光泽。体重、质软、易碎,用指甲即可划下碎粉末。断面层片状,可见闪闪发光的星点。无臭、味淡。以色青、块整、断面有星点、无泥土夹杂者为佳。微溶于盐酸,而使酸液呈黄色,在浓硫酸中部分溶解。

    产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

    ②金礞石

    又名:酥酥石、烂石。为云母片岩的岩石,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碎粒状。全体呈棕黄色,带有耀眼的金黄色光泽。质脆、易碎。气微味淡。以色金黄、块整、无杂质者为佳。

    产河南、河北等地。

    【化学成分】

    青礞石主要成分为镁、铝、铁、硅酸及结晶水,为一种形似云母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因含显著量的低铁,故常呈绿色。

    金礞石主要成分为云母(黑云母、白云母)与石英,亦即主含钾、镁、铝、硅酸等与结晶水,亦可含钒(白云母的成分)。

    【炮制】

    煅青礞石:拣净,加等量的火硝混合,置坩埚内煅烧至烟尽为度,用水飞法制成细粉,或取净青礞石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呈金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簸取净礞石,除去沙石。

    ①《品汇精要》:"礞石,每二两捶碎,用焰硝二两,同入小砂罐内,瓦片盖定,铁线缚之,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至上有金星透出为度,候冷,研为极细末。"

    ②《纲目》:"用大坩埚一个。以礞石四两,打碎。入消石四两,拌匀,炭火十五斤,簇定,煅至消尽其石色如金为度。取出研末,水飞去消毒,晒干用。"

    【性味】

    咸,平。

    ①《医学入门》:"味淡,无毒。"

    ②《纲目》:"甘咸,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辛咸,平,无毒。"

    【归经】

    入肝、肺、胃经。

    ①《纲目》:"入厥阴。"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胃三经。"

    【功能主治】

    坠痰,消食,下气,平肝。治顽痰癖积,宿食癥瘕,癫狂惊痫,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①《嘉祐本草》:"治食积不消,留滞在脏腑,宿食癥块久不瘥,及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癥,攻刺心腹。"

    ②《品汇精要》:"坠痰消食。"

    ③《医学入门》:"得焰消,能利湿热痰积从大肠而出,因湿热盛而皮肤生疮者,一利即愈。"

    ④《纲目》:"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布包),3~5钱;或入丸、散。

    【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忌服。

    ①《嘉祐本草》:"得硇砂、巴豆、大黄、京三棱等良。"

    ②《本草从新》:"气弱血虚者大忌。"

    【附方】

    ①通治痰为百病:礞石、焰硝各二两(煅过,研飞,晒干,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养生主论》滚痰丸)

    ②治中痰并一切痰症:礞石二两(煅,乳淬),大黄二两(九蒸),沉香一两,半夏二两(姜、矾制),陈皮二两,黄芩二两(酒制)。为末,陈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钱。(《惠直堂经验方》礞石化痰丸)

    ③治大人小儿食积成痰,胃实多眩晕者:青礞石七钱,火硝七钱(同研炒,以火硝过性为度),枳实、木香、白术各二两。共为末,红曲二两为末打糊。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④治诸积癖块,攻刺心腹,下痢赤白,及妇人崩中漏下,一切虚冷之疾,尤治饮食过多,脏腑滑泄,久积久痢:青礞石半斤,捣,罗过,用消石二两,细研,于坩埚内,铺头盖底,按实,用圆瓦覆口,用炭二十斤煅之,取出,入赤石脂二两,同研极细,滴水为丸,如小鸡头大,候干,再入坩埚内,用少火煅红收之。每有虚冷病,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温水送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泄泻,加至五、七丸或十丸亦不妨。(《杨氏家藏方》金宝神丹)

    ⑤治妇人食癥,块久不消,攻刺心腹疼痛:青礞石二分(末),木香一分(末),硇砂半两(不夹石者,细研),朱砂一分(细研),粉霜二分(研入),巴豆三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药郡研令匀,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二丸,取下恶物为效。(《圣惠方》礞石丸)

    ⑥治急慢惊风,痰潮壅滞,塞于咽喉:青礞石一两,入臼窝内,同焰硝一两,用白炭木煅令通红,须硝尽为度,候药冷如金色,取出,研为细末。急惊风痰发热者,薄荷自然汁入蜜调服;慢惊脾虚者,有以青州白丸子再研,煎稀糊入熟蜜调下。(《婴孩宝书》夺命散)

    ⑦治一切积,不问虚实冷热酒食,远年日久:青礞石二两(研),滑石一两(研),青黛半两,轻粉三钱。上同研匀。每服一钱,面汤调下,急以水漱口。未服药前一日,先吃淡粥,至晚服药,候次日晚未动,再服半钱,取下恶物,更以汤粥将息三二日,如是无积,药随大便下,并无所损忌,次日将息。(《普济方》礞石散)

    【名家论述】《纲目》:"青礞石,其性下行。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制以消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汤衡《婴孩宝鉴》言礞石乃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糁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

    【摘录】《*辞典》

    页首↑

    青礞石

    《中国药典》

    【拼音名】Qīnɡ Ménɡ Shí

    【英文名】LAPIS CHLORITI

    【别名】礞石

    【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石。

    【性状】

    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的层片状。碎粉主为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的闪光。气微,味淡。

    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鳞片状或粒状集合体。呈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具光泽。质松,易碎,粉末为灰绿色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颗粒(主为碳酸盐),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遇稀盐酸产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

    【炮制】

    青礞石: 除去杂石,砸成小块。

    煅青礞石: 取净青礞石,照明煅法(附录Ⅱ D)煅至红透。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3~6g,多入丸散服。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金礞石

    《中国药典》

    【拼音名】Jīn Ménɡ Shí

    【英文名】LAPIS MICAE AUREUS

    【别名】礞石

    【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性状】本品为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碎片,碎片直径0.1~0.8cm;块状者直径2~10cm,厚0.6~1.5cm,无明显棱角。棕黄色或黄褐色,带有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质脆,用手捻之,易碎成金黄色闪光小片。具滑腻感。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碎片少量,置铁片上加热,即层裂或散裂,膨胀2~5倍,有的鳞片变成弯曲的蛭虫状;色泽变浅,重量减轻,可浮于水面。

    【炮制】

    金礞石: 除去杂石。

    煅金礞石: 取净金礞石,照明煅法(附录Ⅱ D)煅至红透。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3~6g,多入丸散服。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把 "礞石"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青黛
    ·下一篇:苦木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成无己秋季防皮脂缺乏症秋季防心脏病宜吃核桃分水丹甘紫菜七鲜汤大补元煎当归回逆汤羊脊骨粥华山参海藻芦根麦冬消暑汤杜仲丸鹿蹄草养金汤枯萝卜盘龙参食疗防春燥分清温和凉吴茱萸汤兰石草龙舌草旱莲膏顺肠粥春季多饮水和吃蔬菜防口唇生...早春防儿童风湿热秋防感冒“十字歌”苏铁春季宜吃树上佳蔬滇茜草小年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