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降香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降香

    《中国药典》

    【拼音名】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棕紫色或黄棕色。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管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纤维成束,棕红色,直径8~26μm,壁甚厚,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6~22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稍厚,纹孔较密。色素块红棕色、黄棕色或淡黄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降香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醚-氯仿(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与无水乙醇(1:9)的混合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或镑片。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9~15g,入煎剂宜后下。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降香

    《*辞典》

    【拼音名】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别名】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心材。全年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源形态】乔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树皮褐色,粗糙;小枝近平滑,具密集的苍白色皮孔。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小叶较小,阔卵形,侧脉和网脉于两面略凸起。圆锥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短阔;花冠蝶形,淡黄色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枚,1组;子房狭椭圆形,具长约2.5mm的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宽1.5~1.8cm,柄长5~10mm。种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海拔地区的山坡疏林中、林边或村旁。产于海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摘录】《*辞典》

    页首↑

    降真香

    《*辞典》

    【出处】《证类本草》

    【拼音名】Jiànɡ Zhēn Xiānɡ

    【别名】紫藤香(《卫济宝书》),降真(《真腊风土记》),降香(《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全年皆产,将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锯成长约50厘米的段,晒干。

    【源形态】

    降香檀,又名:花梨母。

    乔木,高10~15米,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单数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有小叶9~13片,稀为7片;叶柄长1.5~3厘米;小叶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小叶柄长4~5毫米。圆锥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8~10厘米;苞片和小苞片阔卵形,长约1毫米;花小极多数,长约5毫米;萼钟状,长约2毫米,裂齿5,下面l枚裂齿较长;花冠淡黄色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顶端微凹,翼瓣长椭圆形,龙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1组;子房狭椭圆形,被短柔毛,花柱短。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厘米,果瓣革质,具网纹,种子1颗,稀有2颗。花期4~6月。

    【生境分布】分布海南。产海南。

    【性状】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条块状。表面红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泽,并有纵长线纹。如劈裂之,断面粗糙,强木质纤维性,纹理细而质坚硬;气香味淡稍苦,烧之香气浓郁。以红褐色、结实、烧之有浓郁香气,表面无黄白色外皮者为佳。

    【化学成分】印度黄檀的心材含黄檀素、去甲黄檀素、异黄檀素、黄檀素甲醚、黄檀酮和黄檀色烯。

    【药理作用】印度黄檀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的"再钙化时间"。黄檀素给兔1次口服50毫克/公斤,有微弱的抗凝作用(凝血酶元时间作指标)。在离体兔心灌流时,黄檀素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整。去甲黄檀素作用相似。印度产降香的各种提取物(水、醇及醚)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

    【炮制】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

    【性味】

    辛,温。

    ①《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甘,温平,无毒。"

    ③《纲目》:"辛,温,无毒。"

    【归经】

    入肝、脾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注意】

    ①《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②《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

    ①治打扑伤折,内损肺肝:紫金皮、降真香、补骨脂、无名异(烧红,酒淬七次)、川续断、琥珀(另研)、牛膝(酒浸一宿)、桃仁(去皮尖)、当归(洗,焙)、蒲黄各一两,大黄(湿纸裹煨)、朴硝(另研)各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苏木当归酒调服。(《奇效良方》大紫金皮散)

    ②治金刃或打扑伤损,血出不止:降真香末、五倍子末、铜末(是削下镜面上铜,于乳钵内研细)等分或随意加减用之。上拌匀敷。(《百一选方》)

    ③治痈疽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为丸熏之,去恶气。(《濒湖集简方》)

    【名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②《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昧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备注】降真香过去多从国外进口。主要为印度黄檀的心材,即《纲目》所谓"番降"。《纲目》的降真香,据所述植物分布,可能尚包括芸香科植物山油柑,参见"沙塘木"条。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降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泽兰
    ·下一篇:荆芥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风温葶苈丸桂枝人参汤禹州漏芦合掌散紫檀银屑病1号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秋季养生忌忽视“秋冻”桂枝金沸草秋季预防感冒十灰丸白子菜小半夏散小儿脐风散秋季护肤宜进补哪些食物牛筋条夏秋季进补燕窝二忌夏季肾衰患者忌用补药春季忌盲目壮阳秋季防治姜片虫病芪断固崩汤元宝草益母草岩莴苣蜈蚣七醍醐杜仲藤三叶枫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