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荜茇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荜茇

    《中国药典》

    【拼音名】Bì Bá

    【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

    【别名】荜拔、鼠尾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 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 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丙酮(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辛,热。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用量】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荜茇

    《*辞典》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Bì Bá

    【别名】荜拨(《唐本草》),荜拨梨、阿梨诃吔(《酉阳杂俎》),椹圣(侯宁极《药谱》),蛤蒌(《赤雅》),鼠尾(《中药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部匍匐,枝横卧,质柔软,有棱角和槽,幼时密被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3.5厘米,密被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形,全缘。上面近光滑,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叶脉通常5~7条。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穗总花梗长2~3.5厘米,被短柔毛,穗长5.5厘米,直径约3毫米;花小,直径约1.5毫米;苞片1,近圆形;无花被;雄蕊2,花药椭圆形,2室,花丝短粗;雌穗总花梗长1.5厘米,密被柔毛,花穗长1.5厘米,花梗短;花的直径不及1毫米;苞片圆形;无花被;子房倒卵形,无花柱,柱头3。浆果卵形,先端尖,部分陷入花序轴与之结合。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亦有分布。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地。

    【性状】果穗圆柱状,稍弯曲,长2~4.5厘米,直径5~8毫米。总果柄多已脱落。表面黑褐色,由多数细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紧密整齐,形成交错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圆球形,被苞片,直径约1毫米。质坚硬,断面微红,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质坚实、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实含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1-十一碳烯基-3,4-甲撑二氧苯、哌啶、挥发油(不含N、也不含酚性、醛性及酮性物质)。荜茇还含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芝麻素。

    【药理作用】

    荜拨中提出之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胡椒碱对家蝇的神经及肌肉组织均有破坏作用,但不及除虫菊。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可明显降低直肠温度(主要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但重复注射后即不敏感,该动物并丧失在高温环境下及疼痛刺激时调节体温的能力。此作用系不可逆性,并与其辛辣刺激有关。

    【炮制】

    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雷公炮炙论》:"凡使(荜拨),先去挺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性味】

    辛,热。

    ①《海药本草》:"味辛,温。"

    ②《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手、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膀胱四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①《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②《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③《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④《本草图经》:"治气痢。"

    ⑤《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或纳蛀牙孔中。

    【注意】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附方】

    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②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③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④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⑤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⑥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⑦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⑧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⑨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⑩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⑾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名家论述】

    ①《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②《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③《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④《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摘录】《*辞典》

    页首↑

    荜茇根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ì Bá Gēn

    【别名】荜拨没(《本草拾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根。

    【化学成分】根含胡椒碱、荜茇明碱、荜茇明宁碱。茎含荜茇明碱。

    【药理作用】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荜茇"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汗,核肿。""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荜茇"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茜草
    ·下一篇:荜澄茄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和中丸让你百毒不侵的五种食物不要盲目禁食减肥冬季哪些人宜进补诃黎勒丸秋季感冒患者忌多食菱角炒香榧芥子阴虚水肿木防己养精种玉汤丁萝卜蓝布正大人血七初秋需防带状疱疹退黄丸龙眼核夏天中午忌让孩子晒太阳顺经两安汤春季进补忌食用直接采集的花...药材炮制通则祛痘小秘方 17款自制面膜猪胰野丁香水朝阳大皂角羊脂小粘叶酸浆水翁花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