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穿山甲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穿山甲

    《中国药典》

    【拼音名】Chuān Shān Jiǎ

    【英文名】SQUAMA MANIS

    【别名】山甲片、甲片

    【来源】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收集鳞甲,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

    【鉴别】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4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炮制】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醋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按上法烫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5~9g,一般炮炙后用。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穿山甲

    《*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Chuān Shān Jiǎ

    【别名】鲮鲤甲(《别录》),鳢鲤甲(《补缺肘后方,),鲮鲤角(《本草衍义》),川山甲(《三因方》),鳖鲤甲(《本草经疏》),山甲(《本草求真》),甲片(《疡科遗编》),麒鳞片,鳞片、随碱片(《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捕得后杀死,去净骨肉,晒干,即为"甲壳"(亦称"甲张")。将甲壳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脱落,晒干;或直接用沸水烫死,取下甲片,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亦产。

    【性状】甲片随生长部位不同而形状大小不一。呈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一般长或宽1.5~5厘米,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青黑色,有纵线纹多条,底部边缘,有效条横线纹。腹面色淡较滑润,中央有一条弓形的横向棱线。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气微腥,味咸。以片匀、色青黑、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炮制】

    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子,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斤,用醋20~25斤)

    ①《滇南本草》:"土炒,炮用。"

    ②《纲目》:"方用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为力胜。"

    【性味】

    咸,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有大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凉,味咸。"

    【归经】

    入肝、胃经。

    ①《纲目》:"入厥阴、阳明经。"

    ②《本草汇言》:"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①《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瘘。"

    ②陶弘景:"疗疮癞。"

    ③《药性论》:"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

    ⑥《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

    ⑦《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气血不足,痈疽已溃者慎服。

    《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者,不宜服。"

    【附方】

    ①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黄,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②治肿毒初起: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炮焦为末二两,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③治痈疽,托毒排脓,五毒附骨在脏腑里,托出毒气,止痛内消:蜂房一两,穿山甲,蛇蜕、油发(并烧带生存性)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入乳香末半钱,暖酒调下。(《普济方》穿山甲散)

    ④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黄)、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生用)。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本草图经》)

    ⑤治乳汁不通: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单骧·涌泉散)

    ⑥治便毒便痈: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并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聤耳出脓:穿山甲烧存性,入麝香少许吹之。(《鲍氏小儿方》)

    ⑧治瘰疬溃坏:鲮鲤甲二十一片。烧研敷之。(《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蚁瘘疮多而孔小:烧鳢鲤甲。猪膏和敷。(《补缺肘后方》)

    ⑩治气痔脓血:穿山甲一两(烧存性),肉豆扣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钱服。甚者加猬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本草衍义》)

    ⑾治喉癣:甲片五分(炙),白霜梅一个(炙),雄黄五分,枯矾一钱。上共研末。吹喉内。(《疡科遗编》穿山甲散)

    ⑿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川山甲、红海蛤(如棋子者)、川乌头(大者,生用)各二两。上为末。每用半两,捣烈葱白汁,和成厚饼,约径一寸半,贴在所患一边脚中心,用旧帛裹紧缚定,于无风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汤一盆,将贴药脚于汤内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药,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为妙。切宜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如病未尽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风补理药。忌口远欲以自养。(《三因方》趁痛膏)

    ⒀治但热不寒疟:穿山甲一两,干枣十枚。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水调下。(《杨氏家藏方》)

    ⒁治痢,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

    ⒂治疝气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钱,茴香子二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⒃治妇人阴颓,硬如卵状:穿山甲五钱。以沙炒焦黄为末。每服二钱,酒下。(《摘元方》)

    ⒄治痘疮变黑:穿山甲,蛤粉炒。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许,温酒服。即发红色。(《仁斋直指方》)

    【名家论述】

    ①《纲目》:"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专行散,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又按《德生堂经验方》云: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加穿山甲七片,炮熟,同全蝎炒十一个,葱、姜同水煎,入无灰酒一匙,热服取汗,避风。"

    ②《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并能治癥瘕积物,周身麻痹,二便秘塞,心腹疼痛。若但知其长于治疮,而忘其他长,犹浅之乎视山甲也。疔疮初起未成脓者,余恒用山甲、皂刺各四钱,花粉、知母各六钱、乳香、没药各三钱,全蜈蚣三条。以治横痃,亦极效验。其已有脓而红肿者,服之红肿即消,脓亦易出。至癥瘕积聚,疼痛麻痹,二便闭塞诸证,用药治不效者,皆可加山甲作向导。"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将穿山甲洗净晒干,用植物油炸成黄色(不宜过火),经日晒或自然挥发除去油质,研成细末(越细越干燥效果越好),分装于瓶内,高压灭菌,再入烤箱内干燥即成。用时将出血处沾干,迅速把止血粉均匀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包括动脉出血),轻轻加压包扎。一般能在1~5分钟内完全止血。需缝合的伤口,把多余的止血粉用消毒盐水轻轻冲出后即可缝合(经动物实验证明,穿山甲粉缝于组织内完全可以吸收)。用于疝修补、阑尾切除、胃次全切除、骨瘤、脊椎骨折钢板固定、截肢等37例手术,有36例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只有1例直肠息肉摘除后因不好压迫而效果不佳。

    【备注】进口的穿山甲商品,多来自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一般分大甲片与小甲片。大甲片灰黄色,习称"铜甲片",品质较次;小甲片褐色,习称"铁甲片",品质较优。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穿山甲"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洋金花
    ·下一篇:穿心莲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朱肱冬季练耐寒分心气饮诃子饮白附子紫河车《吴佩衡医案》小儿急惊风(...独圣汤朱砂七陆英雪药大风子大白药夏季防“气象病”山橙丝瓜散四海舒郁丸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论血臌治法鱼脑石一枝蒿熊蕨根象皮无名异貒肉苏木四叶葎水苦荬薯莨石桢楠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