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鹿衔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鹿衔草

    《中国药典》

    【拼音名】Lù Xián Cǎo

    【英文名】HERBA PYROLAE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

    【来源】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 或卵叶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 Andres的干燥全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性状】本品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

    【鉴别】本品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内方具厚角细胞5~7列。上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3列。栅栏细胞不明显,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韧皮部窄。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黄色物。

    【炮制】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甘、苦,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鹿衔草

    《*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Lù Xián Cǎo

    【别名】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重庆草药》),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全年可采。将全草连根挖出,洗净泥土,晒至叶片较软略抽缩时,堆压发热,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源形态】

    ①鹿蹄草,又名:冬绿。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茎细长,匍匐或直伸,有不明显的节,每节具鳞片1枚,鳞腋生出分枝纤细的不定根。叶于基部丛生;叶片田形至卵圆形,长2~6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圆形,全缘或具细疏圆齿,边缘向后反卷,侧脉近羽状,明显;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叶柄长可2倍于叶片,花茎细圆柱形,具棱角,近上部有苞片1~2枚,苞片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大,广开,直径15~20毫米,具短梗,基部有1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深裂,裂片舌形,急尖或圆钝;花瓣5片,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扁平;雌蕊1,子房扁球形,花柱肉质,弯曲,柱头5裂,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棱,成熟时开裂,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林中树下,或阴湿处。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②圆叶鹿蹄草

    形态与上种相似,惟花较小,萼片披针形,渐尖头。分布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在少数地区使用,如椭圆叶鹿蹄草使用于四川;普通鹿蹄草使用于西藏、云南、贵州;紫背鹿蹄草使用于西藏。

    【性状】

    干燥全草,茎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两边呈膜质状,常弯曲,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上面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下面紫红色,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花茎,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形棕色蒴果。气无,味微苦。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陕西。此外,黑龙扛、四川、云南及海南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浙江、安徽产者质量为佳。

    云南以鹿衔草全草熬膏,商品为棕色方块状的固体,气清香,味甜,名"鹿衔草膏",功能补气补血。

    【化学成分】圆叶鹿蹄草的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质18%,及肾叶鹿蹄草甙、挥发油,还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干叶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

    【药理作用】

    圆叶鹿蹄草醚浸出液对衰弱的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水及醇的浸出液作用较弱;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著。麻醉犬静脉注射鹿衔草的水、醇、醚3种浸出液皆有降压作用,兔耳灌流法证明有明显扩张血管的效力。鹿衔草各部分作用性质相似,但其叶比根、茎作用强。

    熊果酚甙与根皮甙的作用一样,皆可产生糖尿。在体外试验中,还能抑制胰岛素的降解。口服后在体内很快水解而产生氢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释出游离氢醌而有杀菌作用,治尿路感染,唯效力不强。有人认为,如服用大量(1克,3~6次/日),在尿为碱性、低比重时则有效;如尿呈酸性则无效。田鼠、鸡雏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甙及葡萄糖共同的主动转运载体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钠离子增强,钾离子抑制。

    另有品种未定的鹿衔草作用如下:

    ㈠避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煎剂共10天,第5日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的萎缩,对体重则无影响。

    ㈡其他 水煎浓缩加乙醇去沉淀后的水剂对离体兔心在小剂量时增加冠脉流量,但随着剂量增大,冠脉流量增加并不明显,有时反而减少。使心收缩力减弱,心跳频率减慢,常伴有节律不齐,个别尚有停搏、颤动等。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性味】

    甘苦,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

    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③《山西中草药》:"甘,温。"

    【归经】《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煎点水酒服。"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③《中国药植志》:"治虚痨,止咳。"

    ④《重庆草药》:"治虚弱痨病,咳嗽,白带。"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止惊悸,盗汗。治痨伤吐血,筋骨酸软,风湿关节痛,惊痫吐舌,鼠漏痈肿。"

    ⑥《陕西中草药》:"补肾壮阳,调经活血,收敛止血。治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虚劳:鹿衔草一两,猪蹄一对。炖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肺结核咯血:鹿衔草、白及各四钱。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③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鹿蹄草、白术各四钱,泽泻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慢性肠炎,痢疾:鹿蹄草五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崩漏:㈠鹿衔草四两,猪肉一斤。炖热。加盐少许,两天吃完。(《陕西中草药》)㈡鹿衔草五钱,地榆炭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⑥治肾虚五淋白浊:鹿衔草二两,水煎服。(《云南中医验方》)

    ⑦治过敏性皮炎,疮痈肿毒,虫蛇咬伤:鹿蹄草适量。煎汤洗患处,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

    ⑧治外伤出血,蛇咬伤:鲜鹿蹄草,捣烂或干品研末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鹿衔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鹿茸
    ·下一篇:羚羊角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王清任和胃二陈煎白花灯笼罗天益七汁饮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三禁秋季热淋患者忌食南瓜羊心脑充血头疼黑种草子爵床龙牙楤木养气汤猕猴桃温阳通痹汤大人血七秋季该补充的营养五虎追风散十香止痛丸土茯苓合剂托里解毒汤乌鱼刺水解散春季防小儿感冒秋冬季节 谨防装修污染致病...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宁心汤榛蘑岩檀香岩椒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