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īn Gǔ Cǎo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2)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Jīn Gǔ Cǎo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缘筋骨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花期采收为好。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横生,较短。茎直立,方形,紫色,有白毛,上端稀疏分枝。叶对生;有柄;下部叶篦状或鳞片状,小形;中部叶卵形至广卵形,基部广楔形,柄较长,有翅,叶缘有粗锯齿。顶生穗状花序,穗间有叶状苞片;萼5裂;花冠紫色,唇形,花冠下唇大于上唇,上唇极不明显;雄蕊4,2强。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背部有网状皱纹。花期初夏。
【生境分布】多生于水边湿地或草地、林下。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退热消肿。
【附方】
①治肺热咯血:筋骨草五钱,白芽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