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接骨木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接骨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Jiē Gǔ Mù

    【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

    【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株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甘、苦,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备注】

    (1)同属植物下列2种在不同地区同等入药:毛接骨木Sambucus buergeriana Blume;无梗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 Blume ex Graebn.。

    (2)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接骨木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Jiē Gǔ Mù

    【别名】木蒴藋(《唐本草》),接骨草(《履巉岩本草》),续骨木(《纲目》),扦扦活(《本经逢原》),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汪连仕《采药书》),铁骨散(《植物名实图考》),接骨丹(《草木便方》),七叶金、透骨草(《福建民间草药》),接骨风(《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全年可采。

    【源形态】

    接骨木,又名:戳树、蒴树、公道老树、大叶接骨木、大叶蒴藋、舒筋树、樟木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4~8米。茎无棱,多分枝;枝灰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通常具小叶7枚,有时9~11枚,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无毛。顶生的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的圆锥花序,直径6~9厘米;花白色至淡黄色;花萼钟形,裂片5,舌形;花冠合瓣,裂片5,倒卵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与裂片互生,短于花冠。浆果状核果近球形,黑紫色或红色,具3~5核。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向阳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主产于江苏。此外福建、四川、广西、浙江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茎枝,多加工为斜向横切的薄片,呈长椭圆状,长2~6厘米,厚约3毫米,皮部完整或剥落,外表绿褐色,有纵行条纹及棕黑点状突起的皮孔;木部黄白色,年轮呈环状,极明显,且有细密的白色髓线,向外射出,质地细致;髓部通常褐色,完整或枯心成空洞,海绵状,容易开裂。质轻,气味均弱。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药理作用】接骨木煎剂灌胃20克(生药)/公斤,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作用强度次于吗啡,优于安乃近,服药后的小鼠呈安静状态。同属植物无梗接骨木的水或醇提取物对小鼠注射有利尿作用,此作用并非由其中所含的无机盐引起;利尿同时常导致小鼠下泻。

    【性味】

    甘苦,平。

    ①《唐本草》:"甘苦,平,无毒。"

    ②《本草拾遗》:"有小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①《唐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②《千金翼方》:"打伤痕血及产妇恶血,一切血不行或不止,并煮汁服。"

    ③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败毒,洗一切疮疥、鬼箭风。"

    ④《百草镜》:"治跌扑痈肿。"

    ⑤《现代实用中药》:"为镇痛药。治手足偏风及风湿腰痛,骨间诸痛,四肢寒痛,脚肿。又跌伤骨痛、风疹、汗疹等为浴汤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

    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附方】

    ①治打损接骨: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枘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

    ②治肾炎水肿: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漆疮: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⑤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名家论述】《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备注】

    同属植物毛接骨木、无梗接骨木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现在临床上还用它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症。

    【摘录】《*辞典》

    页首↑

    接骨木根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Jiē Gǔ Mù Gēn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风湿疼痛,痰饮,水肿,热痢,黄疸,跌打损伤,烫伤。

    ①《本草拾遗》:"根皮主痰饮,下水肿及痰疟,煮汁服之,当利下及吐,不可多服。"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

    ③《四川中药志》:"能接骨逗榫。治跌打损伤、热痢及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鲜者1~2两;研末为丸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痛:接骨木根三至四两,鲜豆腐四至五两。酌加开水或红酒炖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脚肿:铁骨散根(接骨木根),同甘草煎水洗。(《植物名实图考》)

    ③治筋骨折伤:鲜接骨木根皮(或鲜叶)二至五两,黄栀子一两,共捣烂,黄酒适量,炒热,按伤处大小摊药于布上,骨折复位后即以上药敷患处,夹板固定。(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汤火伤:接骨木棍皮及叶适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调敷。(《陕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接骨木花

    《*辞典》

    【出处】《国药提要》

    【拼音名】Jiē Gǔ Mù Huā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4~5月采收整个花序。加热后花即脱落,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

    ①《国药提要》:"为发汗药。"

    ②《国药的药理学》:"为茶剂,用于发汗,又有利尿之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泡茶饮。

    【摘录】《*辞典》

    页首↑

    接骨木叶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Jiē Gǔ Mù Yè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①《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②《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③《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跌伤骨折: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和老酒或红糟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

    ③治脚气湿痹,偏瘫:接骨木叶、金银花藤叶各适量,煎水趁热熏洗。(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吉林中草药》)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荫。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接骨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虎骨
    ·下一篇:蜇砂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忌多吃生冷食物野蘑菇雷蘑我国1.6亿人血脂异常 专家呼...紫雪花鸡腿堇菜七子散小米淮山药粥牛黄络石藤合欢皮玫瑰花反胃吐食牛尾独活朱砂七警惕夏债秋算吴茱萸丸五参散五加减正气散白九股牛药膳特点皮肤晒伤后的紧急救护论火不归原治法猪胰猪肉鱼藤象皮五味子[图]蝇子草双飞蝴蝶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