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十大功劳[图]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十大功劳十大功劳

    十大功劳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í Dà Gōnɡ Láo

    【别名】功劳木、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四川]、木黄连

    【来源】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 Mahonia bealei (Fort.) Carr.及狭叶十大功劳 M.fortunei (Lindl) Fedde。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以根、茎、叶入药。栽后4-5年,秋、冬砍茎杆挖根,晒干或炕干。茎、叶全年可采。

    【源形态】1.阔叶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达4米,全体无毛。根粗大,黄色。茎粗壮,直立,木材黄色。单数羽状复叶,长25-40厘米,有叶柄;小叶7-15片,厚革质,侧生小叶无柄,卵形,大小不一,长4-12厘米,宽2.5-8厘米,顶生小叶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每边有2-8刺锯齿,边缘反卷,上面蓝绿色,下面黄绿色。秋季开褐黄色花,芳香,总状花序顶生而直立,6-9个簇生;萼片9,排为3轮,外轮较小,内轮3片较大;花瓣6;雄蕊6;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形,暗蓝色,有白粉。2.狭叶十大功劳:与十大功劳的区别为小叶3-9片,均无柄,矩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15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急尖或略渐尖,有锐齿,基部楔形,边缘每侧有6-13刺状锐齿。花黄色,总状花序,4-8簇生。浆果圆形或矩圆形,蓝黑色,有白粉。

    【性状】功劳木: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及横向细裂纹,有的外皮较光滑,有光泽,或有叶柄残基。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黄色,可见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色较深,质硬。无臭,味苦。

    【炮制】功劳木:采收茎,切块片,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叶:滋阴清热。主治肺结核,感冒。根、茎:清热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畅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外用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均为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茨黄连

    《*辞典》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í Huánɡ Lián

    【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根。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性凉。"

    ②《陆川本草》:"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流感,热痢,腹泻,黄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疮。

    ①《植物名实图考》:"捣根取浆含口中,治牙痛。"

    ②《分类草药性》:"泡水搽火眼,点翳膜,治喉痛。"

    ③《陆川本草》:"泻火,迟热。治温病发热,心烦,下利。"

    ④《四川中药志》:"治吐血,涂蛇伤。"

    ⑤《闽东本草》:"治黄疸,热痢,肛门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体质虚寒者忌用。"

    【附方】

    ①治黄疸,小儿肝热,肺热,疮疡肿毒:鲜十大功劳根二两,冰糖五钱至一两。开水冲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流感:十大功劳根二钱,地胡椒、乌泡叶各三钱,黄荆二钱,水菖蒲一钱半。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咽喉肿痛:十大功劳根、牛膝根各二钱。水煎服。本品还可用治口腔炎,肺痨咳血。(《江西草药》)

    ④治火眼:刺黄连,刮去粗皮,取里面的细皮蒸人乳点眼。(《四川中药志》)

    ⑤治牙痛及牙龈红肿:刺黄连、高粱七、谷精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关节风痛:十大功劳根二至四两,猪蹄半斤,黄酒二至四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跌打损伤:十大功劳根五钱,万年青根(去外皮)二钱、杜衡根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治疔疮炎肿:十大功劳根,晒干研末,调冬蜜敷。(《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臁疮:十大功劳根皮,研末,和豆腐敷患处。(《闽东本草》)

    【临床应用】

    ①预防流行性感冒

    取阔叶十大功劳茎、根研粉,每次1钱,日服3次。普遍服药,可试用于控制流感的流行。

    ②治疗腹泻

    用阔叶十大功劳茎、根,去粗皮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次3粒,日服4次;6~14岁每服2粒,6岁以下海服1粒。失水病人须补液,适当禁食。据100余例观察(包括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肠炎及菌痢),大部分病人在1~2天内退热,大便恢复正常。

    ③治疗睑缘炎

    取阔叶十大功劳根浓煎液加入炉甘石粉调匀,干燥后研细,每30克加入凡土林90克,羊毛脂10克,成为软膏,涂于睑缘,有治疗作用。

    【摘录】《*辞典》

    页首↑

    功劳木

    《*辞典》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Gōnɡ Láo Mù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

    【源形态】形态详"十大功劳叶"条。

    【生境分布】产浙江、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茎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有浅纵沟及突起的叶痕;嫩茎较平滑,具纵裂隙,节明显,皮部较薄,易剥离,内面鲜黄色,附有线状纤维。质坚硬,折断面破裂状;横切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外侧黄色较深,射线白色,极显著。

    【性味】《饮片新参》:"苦,平。"

    【功能主治】

    ①《饮片新参》:"清肺,止痨咳,杀虫,通大便。"

    ②《浙江中药手册》:"补阴,止渴,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辞典》

    页首↑

    功劳子

    《*辞典》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Gōnɡ Láo Zǐ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果实。6月采摘果序,晒干,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至足干为度。

    【生境分布】产浙江。

    【性状】干燥果实呈椭圆形,直径0.6~0.8厘米,蓝黑色,表面被白粉状,皱缩,内有褐色种子数枚。

    【功能主治】

    清热,理湿。治潮热骨蒸,泄泻,崩带淋浊。

    ①《饮片新参》:"固涩下焦,治久崩带,淋浊,泄泻。"

    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结核性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症。"

    ③《浙江中药手册》:"去湿健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备注】江苏及浙江部分地区用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果实作功劳子使用。

    【摘录】《*辞典》

    页首↑

    阔叶十大功劳

    《*辞典》

    【拼音名】Kuò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

    【英文名】Leatherleaf Mahonia Leaf

    【别名】土黄柏、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黄天竹

    【来源】为小薜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 (Fort.)Carr. 的叶。全年可采,晒干。

    【源形态】常绿灌木,高达4m。根、茎断面黄色、味苦。羽状复叶互生,长30~40cm叶柄基部扁宽抱茎;小叶7~15,厚革质,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14cm,宽2~8cm,先端渐尖成刺齿,边缘反卷,每侧有2~7枚大刺齿。总状花序粗壮,丛生于枝顶;苞片小,密生;萼片9,3轮,花瓣6,淡黄色,先端2浅裂,近基部内面有2密腺;雄蕊6;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圆形,熟时蓝黑色,有白粉。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甘肃、河南、浙江、安徽等。

    【性状】羽状复叶,小叶片7~15,对生,无小叶柄,多略皱缩,革质,广卵形,边缘反卷,每侧有刺3~5个,叶脉明显向背面突起,上表面绿色到灰绿色,下表面黄绿色。总叶柄圆柱形,直径约至5mm,着生小叶处膨大并有环纹。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含小薜碱(berberine)等。

    【功能主治】补肺气,退潮热,益肝肾。用于肺结核潮热、咳嗽、咯血、腰膝无力、头晕、耳鸣、肠炎腹泻、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

    【备注】根、茎、果实亦入药。

    【摘录】《*辞典》

    页首↑

    细叶十大功劳

    《*辞典》

    【拼音名】Xì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

    【英文名】Folium Mahoniae

    【别名】木黄连、竹叶黄连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叶。全年可采,晒干。

    【源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根和茎断面黄色,叶苦。一回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3~9,革质,披针形,长5~12cm,宽1~2.5cm,侧生小叶片等长,顶生小叶最大,均无柄,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6~13刺状锐齿;托叶细小,外形。总状花序直立,4~8个族生;萼片9,3轮;花瓣黄色,6枚,2轮;花梗长1~4mm。浆果圆形或长圆形,长4~6mm,蓝黑色,有白粉。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湿地。分布于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

    【性状】羽状复叶,小叶5~9,小叶片多皱缩,革质,披针形,每侧有刺5~10。总叶柄长10~20cm,直径约至2mm,上面有凹槽。作同阔叶十大功劳叶。

    【化学成分】含小檗碱、掌叶防已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碱(magnoflorine)。

    【功能主治】同阔叶十大功劳叶。

    【附方】根茎、果实亦入药。

    【摘录】《*辞典》

    页首↑

    十大功劳叶

    《*辞典》

    【出处】《本草再新》

    【拼音名】Shí Dà Gōnɡ Láo Yè

    【别名】功劳叶(《饮片新参》)。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叶。秋季采收。

    【源形态】

    ①阔叶十大功劳,又名:刺黄檗、大叶黄柏、黄柏树、皮氏黄莲竹、老鼠刺。

    常绿灌木。高达4米。羽状复叶互生,长30~45厘米,小叶9~16枚,宽卵形或长卵形,长6~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各具2~8个大齿,基部近心形而不相等;上面绿色,下面带灰白色。总状花序丛生茎顶;花序柄粗壮,压扁,花密聚,黄色;苞片1,卵圆披针形;萼片9;花瓣6;雄蕊6,雌蕊1。浆果卵形,暗蓝色,被蜡粉。花期5~7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于山坡及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我国南部、中部及华东等地。

    ②细叶十大功劳,又名:猫儿头、刀瓜山树、黄天竹、狭叶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无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革质,狭披针形,长8~1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各有刺锯齿6~13个,下面灰黄绿色,但无蜡状白粉。总状花序生自枝顶芽鳞腋间,长3~5厘米;两性花黄色,多数密生,有短柄;萼片9;花瓣6;花药2瓣裂;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圆形,蓝黑色,被蜡粉。

    生于山坡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

    ⑧华南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约2米。茎直立,少分枝。羽状复叶,小叶9~17枚,卵状椭圆形成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2匣米,先端呈尖刺状,基部歪斜,广楔形或截齐,边缘各具2~6个大齿。总状花序丛生枝顶;花疏松,下垂,淡黄色;花轴瘦长,小花梗基部有卵圆形的宿存苞片;萼片9,3列;花瓣6,先端2裂,基部有2蜜腺;雄蕊6,药瓣裂;雌蕊1,子房1室。浆果近球形,蓝黑色,被蜡粉。花期1~2月。果熟期5~6月。

    生于山地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西南各地。

    以上3种植物的根(阔叶十大功劳、华南十大功劳的根名茨黄连,细叶十大功劳的根名刺黄柏)、茎(功劳木)、果实(功劳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状】

    ①阔叶十大功劳叶,呈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而有锐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边缘两侧各具2~8个刺状齿,齿尖向叶背微弯,上面紫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质硬而脆。气微弱,味淡。

    ②细叶十大功劳叶,呈狭披针形,边缘两侧各具6~13个刺状齿,其他与上种相同。

    以上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⑧华南十大功劳叶,药材性状同阔叶十大功劳叶。使用于福建、云南。

    据《植物名实图考》所载十大功劳,即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仅浙江、江西等少数地区有药材,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民间亦使用之。西藏地区所用的十大功劳叶,为西藏十大功劳的叶。至于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功劳叶,则为冬青种植物枸骨的叶。参见"枸骨叶"条。

    【化学成分】

    华南十大功劳叶含异汉防己碱1.566%,小蘖碱0.035%,掌叶防己碱0.035%,药根碱0.087%。

    细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均含小檗碱。

    【性味】《饮片新参》:"苦,凉。"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补虚,止咳化痰。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目赤。

    ①《本草再新》:"治虚劳咳嗽。"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

    ③《饮片新参》:"治肺劳,止咳化痰,退虚热,杀虫。"

    ④《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子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证。"

    ⑤《陆川本草》:"泻火退热。治温病发热,心烦,下利,赤眼。"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治风火牙痛:十大功劳叶三钱。水煎顿服。每日一剂,痛甚者服二剂。(《江西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十大功劳[图]"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七叶莲[图]
    ·下一篇:丁癸草[图]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王履木香和脾饮鬼毛针红升麻细穗石松甘紫菜加味芍药甘草汤秦艽白芷受风水肿淡豆豉半枫荷舒络解痉汤杏苏饮秋季科学晒太阳云南冻青叶夏季儿童生痱子五忌健康饮食食补效果男人食巧克力抗感冒答金××问治吐血后...论女子瘕治法天竺黄[图]野葱双肾草小棕包挖耳草酸水草圆叶锦葵水茴香藻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