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茯神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茯神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Fú Shén

    【别名】茯神木

    【来源】

    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多切成薄方块,坚实。

    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苓,显白色或灰色,内部仍为木质,质松体轻,无皮,略似朽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茯神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Fú Shén

    【别名】伏神(《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茯苓"条。

    【生境分布】产地同茯苓。

    【性状】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药理作用】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效1.64。

    【炮制】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性味】

    甘淡,平。

    ①《别录》:"平。"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微温。"

    【归经】

    入心、脾经。

    ①《药品化义》:"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大阴脾经。"

    ③《要药分剂》:"入心经,兼入肝经。"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名家论述】①《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②《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③《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摘录】《*辞典》

    页首↑

    茯神木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Fú Shén Mù

    【别名】黄松节(《药性论》),松节(《脚气治法总要》),茯神心(《卫生宝鉴》),茯神心木(《本草备要》)。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茯苓"条。

    【性状】茯神木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神,呈白色或灰白色,内部呈木质状。质松,体轻而无皮,略似朽木。

    【炮制】将茯神木劈成小块,或碾碎用。

    【性味】

    甘,平。

    ①《本草求真》:"味苦,性温。"

    ②《要药分剂》:"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平肝安神。治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

    ①《药性论》:"治中偏风,口面歪斜,毒风筋挛,不语,心神惊掣,虚而健忘。"

    ②《纲目》:"治脚气痹痛,诸筋牵缩。"

    ③《中药志》:"宁心安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附方】

    ①治脚气冷搏于筋,转筋挛痛:松节(取茯神中根心子用,锉如米)一两,乳香一钱(捶碎)。炒令焦,只留一、二分性,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脚气治法总要》松节散)

    ②治中风舌强语涩:茯神心(炒)一两,薄荷(焙)二两,蝎梢(去毒)二两。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卫生宝鉴》茯神散)

    【名家论述】《要药分剂》:"肝风内煽,发厥不省人事者,余每重用茯神木治之,无不效,盖此证虽属肝,而内煽则必上薄于心,心君为主不宁,故致发厥。茯神本治心,而中抱之木又属肝,以木制木,木平则风定,风定则心宁,而厥自止也。"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茯神"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胡麻仁
    ·下一篇:玉米须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风温兼伏气化热温病兼劳力过度自制豆浆注意火候产后手足抽掣竹叶椒闹羊花三加春季小儿宜补钙刺针草黄花稔夏季饮汤花相伴十萼茄克疣汤薄衣御寒始于立秋大发表马尾伸筋草川桂女金丹牛白藤顺荣汤春季饮食以清平为主秋季如何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秋季“保胃战”四大策略男性健康保健小贴士患瘰疬证成痨,喘嗽不休,或...铁华粉野牡丹血竭心叶荚蒾根仙茅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