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小槐花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小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ǎo Huái Huā

    【别名】草鞋板、味噌草、拿身草、羊带归、清酒缸

    【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DC.,以根或全株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集,洗净晒干,鲜用四季可采。

    【源形态】灌木,高1~4米,通体无毛。茎直立,分枝多。三出复叶互生,叶柄扁。夏日茎顶或叶腋抽出穗式总状花序,苞片条状披针形,蝶形花冠绿白色而带淡黄晕。荚果条形,长4.5~7.5厘米,稍弯曲,被钩状短毛,可粘附人及动物,故有拿身草、羊带归等俗名,具4~6荚节,节间紧缩,每节有1粒椭圆形种子。

    【性味】微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感冒发烧,肠胃炎,痢疾,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疔疮,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皮、全草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青酒缸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Qīnɡ Jiǔ Gānɡ

    【别名】味草(《分类草药性》),草鞋板(《天宝本草》),山蚂蝗、味噌草、蛆草(《植物学大辞典》),饿蜞蝇、三把苓(《岭南采药录》),拿身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蜞木,蚂蝗木(《陆川本草》),羊带归、粘衣草(《江西民间草药》),畏草(《四川中药志》),巴人草、水蛭草、豆子草、粘衣刺、路边鸡、路边肖(《湖南药物志》),扁草子、逢人打、粘身草(《江西草药》),金腰带、狗屙粘(《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蚂蟥草,蚂蟥根、化痰精、长叶粘巴草、旱蚂蟥(《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全草。9~10月采。

    【源形态】

    小槐花(《植物名实图考》)

    灌木,高达4米,无毛。3出复叶,顶生小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5~9.7厘米,阔1.8~4厘米,侧生小叶较小;顶部渐狭成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被极短小毛,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中脉上毛较密;叶柄扁,长1.5~2.5厘米;托叶披针状线形,长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绿白色,长约7毫米;花萼钟状,萼齿二唇形,上面2齿几连合,下面3齿披针形;花冠蝶形,旗瓣椭圆形,龙骨瓣有爪;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在缝线处密被绢状毛。荚果长5~7厘米,稍弯,被伸展而具钩的短毛,腹背缝线缢缩,荚节4~6,矩形,长9~12毫米,阔约3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草坡或林边。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叶含生物碱。含量比例为20:5:1。叶中含当药素等黄酮甙、刀豆氨酸等氨基酸,尚含酚类、糖类等。

    【性味】

    苦,凉。

    ①《陆川本草》:"微苦,寒。"

    ②《湖南药物志》:"苦,平。"

    ③《贵州草药》:"性微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积,散瘀。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散瘀,利水去湿。"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开胃健脾,消水肿,疗小儿疳积。"

    ③《陆川本草》:"外敷止血,续筋,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④《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咳嗽吐血及伤寒胃肠中有火,叶可敷疮毒。"

    ⑤《湖南药物志》:"祛风,杀虫,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0.5~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敷。

    【附方】

    ①治小儿疳积:小槐花全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溃疡疮口臭烂:山蚂蝗叶研末,麻油调敷。

    ③治汤火伤溃烂:山蚂蝗叶捣汁洗或捣烂敷。

    ④治漆疮:山蚂蝗叶,煎水,待凉后洗患处。(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青酒缸根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Qīnɡ Jiǔ Gānɡ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

    【性味】

    苦,温。

    ①《草木便方》:"性温。"

    ②《江西草药》:"性温,味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治风湿腰痛,赤白痢疾,黄疸型肝炎,痈疽,瘰疬,跌打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湿腰痛:小槐花根五钱,六月雪根、野荞麦根各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②治痢疾:小槐花根、野花生根、过坛龙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

    ③治黄疸型肝炎:小槐花根、虎刺根、三叶木通根各二两,淡竹叶一两,猪蹄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④治瘰疬:粘衣草根半斤。切片,烧酒二斤,同封浸七日以上,每次饮酒一两,每日两次。(《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寸白虫:小槐花鲜根四钱。煎水服,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每次一酒杯。(《贵州草药》)

    ⑥治伤口溃烂:小槐花根皮一把,煎水洗;另将本品的叶焙干为末,撒患处。(《贵州草药》)

    ⑦治蕲蛇、蝮蛇咬伤:小槐花鲜根、山白菊(三脉叶马兰)鲜根各一两。捣烂绞汁服,另取上药捣敷伤口,每日两次。

    ⑧治疖子:小槐花根一两。水煎,黄酒冲服。

    ⑨治深部脓肿:小槐花鲜根皮捣烂,加黄酒炒热,外敷患处。(⑦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小槐花"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小贯众
    ·下一篇:小檗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散步护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獐肉冬季大白菜科学烹饪蜻蜓兰皇甫谧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莲子心羌活胁疼六月雪过岗龙春季宜静补芎葛汤萝藦老年人消夏宜饮汤暴马子土龙散顺气和中汤春季忌把人参蜂王浆等营养药...秋季防病要灭蚊马姓幼女,午节前得温病,医...小儿腹痛八日未食治验猪髓抗疲劳药膳——虫草红枣炖甲...野素馨七角白蔹小果千金榆西藏土连翘天文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