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ù Fánɡ Jǐ
【别名】土防己[江西]、青藤根[广东]、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广东]
【来源】为防己科木防己属植物木防己Coculus trilobus (Thunb.) DC.的根。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尿消肿,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水肿;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拼音名】Mù Fánɡ Jǐ
【英文名】Radix Cocculi Trilobi
【别名】广防己、土防己、土木香、白木香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trilobus(Thunb.)DC.的根。全年来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源形态】缠绕性木质藤本。根为不整齐的圆柱形,外皮黄竭色。小枝有纵线纹和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4cm,宽2.5~6cm,先端形多变化,基部圆形、楔形或呈心形,两面被短柔毛;叶柄短,被毛。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萼片6,2轮;花瓣6,淡黄色,2轮;雄花具雄蕊6,对瓣着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6个。核果近球形,蓝黑色,有白粉。花期5~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山坡、路边、灌丛及疏林中。主产华东、中南、西南。
【性状】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直径约1.5cm。表面黄竭色或灰棕色,略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沟及少数横皱纹。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味苦。
【化学成分】根含多种生物碱,如木兰碱(magnoflorine)、木防己碱(trilobine)、异木防己碱(isotrilobine)、高木防己碱(ho-motrilobine)、木防己胺碱(trilobamine)、去甲毛木防己碱(normenisarine)及木防己新碱(colobine)。
【性味】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行水清肿,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神经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外治跌打损伤、蛇咬伤。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拼音名】Hēi Pí Qīnɡ Mù Xiānɡ
【别名】百蛇基、钻骨龙、乌龙(《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青藤根(《江苏药材志》),牛木香、土木香(《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秋季采收,挖出根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治痧症腹痛,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疔疮,湿疹,无名肿毒。
①《南京民间药草》:"治半身不遂。"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水利湿,消肿止痛。治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7钱;或浸酒。外用:研末或磨汁敷。
【附方】
①治痧气腹痛:木防己根五至七钱。水煎服。
②治指疔、无名肿毒:木防己根、青木香等分。研极细末,用糯米稀糊做成圆条形药锭,阴干。用时开水或酒磨汁,涂患处。
③治耳内肿痛:木防己根,同烧酒磨浓汁,滴入耳。(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湿疹流黄水:木防己根一两,土茯苓、仙鹤草各五至六钱,羊蹄根四至五钱,甘草二至三钱。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青竹蛇咬伤:木防已根、青木香、盐肤木根各一两。共研末。临用时取药末一两,加烧酒四两同擂出汁,涂伤口处,不拘次数。或再取药末一钱五分,开水送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备注】本品在河南、陕西为药材防己的品种之一。在江西、浙江、陕西部分地区作"土木香"、"青木香"用。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Qīnɡ Tán Xiānɡ
【别名】青藤香(《阳春县志》),青风藤(《四川中药志》),小葛藤(《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10~11月采收。
【化学成分】木防己的叶含生物碱木防己里定碱和异波尔定碱。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去风,除湿,消肿。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泡酒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大头风、头肿:青檀香叶、山慈姑、母猪藤叶、上树蜈蚣。煎水外洗,病重者捣烂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