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东风菜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东风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Dōnɡ Fēnɡ Cài

    【别名】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

    【来源】为菊科东风菜属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Nees [Aster scaber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季采割全草,秋季采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东风菜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Dōnɡ Fēnɡ Cài

    【别名】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菜的全草。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茎直立,圆形,基部光滑,上部渐有毛,嫩枝顶端毛较密,有时茎的中部略带红色。叶互生;基部叶心脏形,长9~24厘米,宽6~18厘米:先端尖,边缘具锯齿或复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有短毛;叶柄长6~16厘米,具窄翼,花后雕落;茎上部叶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或截形,柄较短。头状花序集成疏松的伞房状;总苞半圆形,苞片数列,长椭圆形,先端钝,背面绿色,边缘膜质;边缘为舌状花,白色,雌性,舌片长10~13毫米,宽2~3毫米,管长约3毫米;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花冠长约5.5毫米。瘦果长椭圆形,长3~3.5毫米;冠毛棕黄色,长短不等。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旷地。分布我国北部、东部及南部各地。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蛇伤。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东风菜捣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蛇伤:东风菜全草,捣烂敷。(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东风菜根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Dōnɡ Fēnɡ Cài Gēn

    【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

    【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

    【性味】

    辛,温。

    ①《湖南药物志》:"辛香,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疏风,行气,活血,止痛。治肠炎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疗喉痛及肚痛,有祛风的效用。"

    ②《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行气,健脾,消食。治骨节疼痛,寒痧腹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热,疗蛇伤。治毒蛇咬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肠炎腹痛。"

    ④《贵州草药》:"活血调气,止血生肌,消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附方】

    ①治腰痛:东风菜根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跌打损伤:疙瘩药泡酒服。(《贵州草药》)

    ③治刀伤:疙瘩药捣绒敷伤处。(《贵州草药》)

    ④治蛇伤、疖疮:东风菜干根研粉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毒蛇咬伤:先对病人常规处理和在八风穴(或八邪穴)放血排毒,然后用东风菜鲜根捣烂敷伤口周围,并用鲜根1两(干药用1/3量)煎水内服,每日2次。一般每日敷药1次,严重病人增加服药及换药次数。服药后个别病人有呕吐现象,加糖矫味便可改善。部分病例曾配合使用乌蔹莓、半边莲、佛甲草、木芙蓉、鬼针草、天南星、穿心莲等,以提高疗效。治疗150余例,除3例发病迅猛病情较重,改用他法治疗外,余均治愈。疗程最短3天,一般6~7天。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东风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龙须藤
    ·下一篇:东风橘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山竹子夏季忌多吃生冷食物冬季洗澡水温多少度为宜巴豆霍乱暴脱证密穗砖子苗樟脑桂枝茯苓丸八角茴香[图]王叔和麦冬羊骨胡椒鸡眼草中医谈“火”话食疗绿青消化汤芎归首乌饮芎黄散秋季锻炼宜慢跑圣术丸小金牛草秋季如何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猪毛菜蜘蛛果野冬菊野辣蓼王不留行[图]水葫芦七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