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兰香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Lán Xiānɡ Cǎo

    【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

    【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 (Thunb.)Miq.,以全草或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草全年可采。根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阴干,切段。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祛痰止咳,散淤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风湿关节痛,胃肠炎,跌打肿痛,产后淤血腹痛;外用治毒蛇咬伤,湿疹,皮肤搔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兰香草

    《*辞典》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Lán Xiānɡ Cǎo

    【别名】婆绒花(《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求、石母草(《岭南采药录》),走马风(《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段菊(《广州植物志》),九层楼、野薄荷(《南宁市药物志》),茵陈草、节节花(《广西药植名录》),莸、马蒿、独脚球、山薄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紫罗球、地罗珠、野仙草、子附莲、对对花、避蛇虫、杳壁力、野金花、石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白鸡婆捎、小六月寒(《陕西中草药》),血汗草(《陕西草药》),九层塔、假仙草、黄鸦柴(《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兰香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切断,晒干。

    【源形态】直立灌木,高25~60厘米,密被微毛。叶对生,具短柄,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5厘米,先端钝,基部浑圆,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密披灰色短柔毛。聚伞花序,为具柄的花束,多花,长1~1.5厘米;萼钟形,长约2毫米,被微毛,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蓝色,管长约4毫米,5裂,有1裂片较大,边缘有睫毛,外面被微毛;雄蕊4,2长2短,伸出;花柱线形,两短裂。蒴果球形,外面被粗毛,分裂为4个凹陷的粟瓣,瓣缘内弯如翅,抱着种子。花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较粗壮,圆柱形。径3~7毫米,外皮粗糙,黄棕色,有纵裂及纵皱纹。茎丛生,幼茎略呈钝方形,灰褐色或棕紫色。叶对生,长卵形至卵形,皱缩,灰褐色至黑褐色,纸质,可捻碎。有花椒样特异香气,味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生物碱、酚类、甾体、氨基酸、有机酸、鞣质。其中有一种抗菌有效成分,暂称兰香草素钠,其在根、茎、叶、花、全草中的含量分别为1、5、1、5、10.4、5.5、4.7克%,系淡黄色或黄绿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

    兰香草素钠(兰素钠)在体外(试管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伤寒,甲型和乙型副伤寒、绿脓、大肠,痢疾(弗氏)等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也有-定作用;较高浓度为杀菌,较低浓度为抑菌。体内试验证明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大多数动物免于死亡。

    ②其他作用

    对氨水刺激引起慢性气管炎的小鼠,口服兰香草煎剂20克/公斤有止咳作用。

    【性味】

    ①《南宁市药物志》:"辛,温,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咳散瘀。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疮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焰肉(食)可治嗽。"

    ②《岭南采药录》:"祛风散瘀,凡产后风迷或瘀血作痛,以之煎服。"

    ③《南宁市药物志》:"发汗祛风湿。内服治伤风感冒,疳积。煎水外洗治风湿骨痛及皮肤瘙痒。"

    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伤风咳嗽。"

    ⑤《湖南药物志》:"根:治腰痛,伤食腹泻。"

    ⑥《广东中药》Ⅱ:"治月经不调腰痛,理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兰香草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跌打肿痛:鲜兰香草捣敷患处。

    ③治湿疹,皮肤瘙痒:鲜兰香草捣汁外涂或煎水洗患处。(①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④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小六月寒根二至三钱,煎汤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感冒头痛,咽喉痛:兰香草五钱,白英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疖肿:鲜兰香草拇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气滞胃痛:莸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产后瘀痛,跌打:兰香草、黑老虎。煎汤或浸酒服。(《广东中药》Ⅱ)

    【临床应用】

    ①治疗百日咳

    取兰香草煎服。每日量:1~3岁1两,3~5岁1.5两,5岁以上递增。观察330例,均愈。有的服3剂后,临床症状即消失。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兰香草1两,毛冬青2两,水煎2次,浓缩成膏,加适量赋形剂后再制成颗粒为1日量,分2次开水冲服,连服10天。治疗32例,显效者6例,好转13例,其余无效。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③治疗肾盂肾炎

    用25%兰香草素钠行肌肉注射,每次4毫升,每日4次。观察8例。4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疗程最短6天,最长25天,平均12天。在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兰香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乌脚枪
    ·下一篇:半边旗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答周XX为母问痛风证治法和荣散坚丸分珠散风湿汤鱣鱼獐肉加减金锁固精汤咳喘止血汤秋季肺炎、支气管炎患者忌多...秋季花生忌生吃苦参虎杖金钱草胆蛔汤少阴病提纲及意义蜂蜜小槐花春季小儿宜补钙阳起石丸养脾丸凤眼草“白露不露”防秋寒吴茱萸汤乌骨鸡夏季忌食用变成红黄色的苦瓜...答金××问治吐血后...银柴胡无距耧斗菜五指山参无莿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