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驴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驴肉

    《*辞典》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Lǘ Ròu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源形态】

    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

    体形如马而较小,成横的长方形。头大,眼圆,耳长。面部平直,头颈高扬,颈部较宽厚,鬃毛稀少。四肢粗短,蹄质坚硬。尾基部粗而末梢细。体毛厚而短,有黑色、栗色、灰色3种。颈背部有一条短的深色横纹,嘴部有明显的白色嘴圈。耳廓背面同身色,内面色较浅,尖端几呈黑色。腹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

    补血,益气。治劳损,风眩,心烦。

    ①《千金·食治》:"主风狂,愁忧不乐,能安心气。"

    ②《日华子本草》:"解心烦,止风狂,酿酒治一切风。"

    ③《饮膳正要》:"野驴,食之能治风眩。"

    ④《纲目》:"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坎,疗痔引虫。"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附方】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乌驴肉不以多少,切,于豆豉中烂煮熟,入五味,空心食之。(《饮膳正要》驴肉汤)

    【摘录】《*辞典》

    页首↑

    驴骨

    《*辞典》

    【出处】孟洗

    【拼音名】Lǘ Gǔ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骨。

    【功能主治】

    ①孟诜:"煮作汤,浴渍身,治历节风。"

    ②《纲目》:"牝驴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头骨烧灰和油涂小儿解颅。"

    【摘录】《*辞典》

    页首↑

    驴毛

    《*辞典》

    【拼音名】Lǘ Máo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毛。

    【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头中一切风,驴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空心细细饮,使醉,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胀。忌陈仓米、麦面等。"

    【附方】治少小新生中风:驴毛一把(取背前交脊上会中,拔取如手拇指大一把),麝香二豆大。上以乳汁和,铜器中微火煎令焦热出,末之。小儿不能饮,以乳汁和之,苇筒贮泻着咽中,然后饮乳,令入腹。(《千金方》二物驴毛散)

    【摘录】《*辞典》

    页首↑

    驴乳

    《*辞典》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Lǘ Rǔ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

    【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47%。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

    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

    ①《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②《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③《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④《蜀本草》:"疗消渴。"

    ⑤《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痫,客忤,天吊,风疾。"

    ⑥《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用法用量】内服:热饮。

    【附方】

    ①治心热风痢:黑驴乳食上暖服三大合,日再服。(《广利方》)

    ②治卒心痛绞结连腰脐者:驴乳三升,热服之。(《食疗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驴蹄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ǘ Tí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蹄。

    【功能主治】《纲目》:"悬蹄烧灰敷痈疽,散脓水;和油敷小儿解颅,以瘥为度。"

    【附方】

    ①治肾脏风毒,下注生疮:驴蹄二十片(烧灰),密陀僧(研)一分,轻粉一钱匕,麝香半钱匕。上四味再同研匀,先拭去脓液,次用药干掺,日三、四次。(《圣济总录》驴蹄散)

    ②治天柱毒疮,生脊大椎上,大如钱,赤色出水:驴蹄二片,胡粉(熬)一分,麝香少许。为末,醋和涂之,干则掺之。(《圣惠方》)

    ③治疟: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黄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发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内忌油。(《补缺肘后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驴头

    《*辞典》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Lǘ Tóu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

    【功能主治】

    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

    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浸曲酿酒,甚治大风动摇不休者。"

    ②孟诜:"煮头汁令服二、三升,治多年消渴。"

    ③《日华子本草》:"头汁,洗头风,风屑。"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附方】

    ①治中风头眩,心肺浮热,手足无力,筋骨烦疼,言语似涩,一身动摇:乌驴头一枚,挼洗如法,蒸令极熟,细切,更于豉汁内煮,着五味,调点少酥食。(《食医心镜》)

    ②治黄疸:驴头煮熟,以姜韭啖之,并随意饮汁。(《伤寒类要》)

    【摘录】《*辞典》

    页首↑

    驴阴茎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ǘ Yīn Jīnɡ

    【别名】驴鞭(《本草新编》),驴三件(《河北药材》),驴肾(《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雄驴杀死后,割取其阴茎及睾丸,剔除残肉及油脂,洗净,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晒干。

    【生境分布】产河北、山西、黑龙江、四川等地。

    【性状】为圆柱形长条,或稍带弯曲,长约30厘米,粗3~4厘米,前端圆形,较大,色黑;基部两侧各有一大型睾丸;肉质,坚硬。以整条,带有睾丸、无残肉油脂、体干燥者为佳。

    【炮制】洗净煮熟,切成薄片,晒干,入热锅内用净砂炒烫至黄色,取出洗净砂子即成。

    【性味】

    甘咸,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咸,无毒。"

    【功能主治】

    益肾强筋。治阳痿,筋骨酸软,骨结核,骨髓炎,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

    ①《纲目》:"强阴壮筋。"

    ②《四川中药志》:"滋肾壮阳。治阳痿不举,筋骨酸软及肾囊现冷。"

    ③《吉林中草药》:"强筋,壮骨,滋阴扑虚。治骨结核、竹髓炎、血虚气弱、妇女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剂。

    【附方】

    ①治肾虚体弱:驴肾一副,白水煮烂,匀二次吃。

    ②治妇女乳汁不足:生黄芪一两,王不留行五钱。水六斤煎至四斤,去药。用此汤煮驴肾,热烂后,吃驴肾,饮汤。

    ③治骨结核或骨髓炎:驴肾一副,白水煮热,匀二次吃。(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驴脂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Lǘ Zhī

    【别名】驴膏(张文仲)。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

    【功能主治】

    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③《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附方】

    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服之。(张文仲)

    ②治耳聋:乌驴脂一分,鲫鱼胆一枚,生油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

    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上二味和合,令调注目两眦头,日三夜一。(《千金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驴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鹭肉
    ·下一篇:吕宋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香葛汤香壳汤红花龙胆立秋防热伤风粗糙凤尾蕨温疹紫花地丁冬季吃狗肉讲究卫生白前金沸草接骨木葎草山大颜秋季忌多吃杏刺针草夏季宜治糖尿病绛梨木杏仁汤增损泽兰丸翻白草马扫帚秋季进补食用哪些食物夏季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忌喝啤...炎夏怎样给身体补水桃树胶洋鸭羊黄新裂耳蕨水葫芦七石刁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