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骆驼脂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骆驼脂

    《*辞典》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Luò Tuo Zhī

    【别名】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

    【源形态】

    双峰驼,又名:橐驼(《山海经》),骆驼(《本经》),馲驼(《广志》)。

    躯体较大,体高2米左右。头较小,耳短小。鼻能开闭。上唇中央分裂如兔唇,下唇较长。颈长,弯曲如鹅颈,有鬣毛。背部有2个肉峰。四肢细长,足大如盘,尾较短。胼胝体,胸部1个,前肢2对,后肢1对,共七块,雄性生殖器官弯转向后。全身被以绒毛,细密而柔软,鬣毛及前臂、峰上的毛较长。毛色多为棕褐色。野生的驼,肉峰矮小,毛短,四肢较长,掌狭。

    野驼栖于荒漠中的灌丛地带,常季节性迁移,胆怯而机警,嗅觉敏锐,常结成5~10小群。以灌丛和半灌丛的盐碱植物为主要食物。

    【生境分布】野驼数量现在很少,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有分布。家驼在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都有饲养。

    【性味】

    甘,温。

    ①《日华子本草》:"温。"

    ②《开宝本革》:"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润燥,祛风,活血,消肿。治风疾,顽痹不仁,筋肉挛急;疮疡,肿毒;折伤。

    ①《日华子本草》:"疗一切风疾,顽痹,皮肤急,及恶疮肿毒漏烂,并和药敷之。野者弥良。"

    ②《开宝本草》:"筋皮挛缩,腕损筋骨,火炙摩之,取热气入肉。和米粉作煎讲食之,疗痔。"

    ③《饮膳正要》:"治虚劳风有冷积者,用葡萄酒温调蜂子油服之,好酒亦可。"

    【用法用量】内服:温酒调。外用:涂敷。

    【附方】治老人风热烦毒,顽痹不仁,五缓六急:野驼脂五两,炼之为上,温酒五合下半匙已上脂,调令消,空心顿服之,日二服。(《寿亲养老新书》驼脂酒)

    【摘录】《*辞典》

    页首↑

    骆驼黄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uò Tuo Huánɡ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

    【性味】苦,平,微毒。

    【功能主治】治风热惊疾。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

    【摘录】《*辞典》

    页首↑

    骆驼毛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Luò Tuo Máo

    【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

    【性味】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有毒。"

    【功能主治】

    ①《本经》:"主寒热惊痫,癫痓狂走。"

    ②《唐本草》:"主妇人带下赤白。"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3~5分,外用:烧灰,调敷。

    【附方】

    ①治痔:骆驼颉下毛,烧作灰,可取半鸡子大,酒和服之。(《外台秘要方》)

    ②治阴上疳疮:驼绒烧灰,水澄过,入炒黄丹等分,为末搽之。(《龚氏经验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骆驼肉

    《*辞典》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Luò Tuo Ròu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

    【性味】

    甘,温。

    ①《日华子本草》:"温。"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日华子本草》:"治风,下气,壮筋力,润皮肤。"

    ②《医林纂要》:"益气血,壮筋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摘录】《*辞典》

    页首↑

    驼乳

    《*辞典》

    【出处】《饮膳正要》

    【拼音名】Tuó Rǔ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

    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能主治】《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壮筋骨。"

    【用法用量】内服:炖热饮。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骆驼脂"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乱角莲
    ·下一篇:马边绣球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韶子(癫痫)痫疯治法胡乱按摩可致瘫痪槐花消痔汤秋季忌忽视头皮屑华佗秋季腹泻忌用痢特灵春季虚寒痢疾患者忌食用香椿...肉苁蓉墨旱莲鸡骨香行气消癌汤夏季女性疲劳宜药补化毒消疣汤大千生秋季食疗小儿腹泻透脓散孔雀草春季药膳应注意秋季,小心蛔虫多发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珠兰竹叶榕眼子菜春季宜吃芹菜小叶柳土黄连鲦鱼水金凤养阴利咽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