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地柏枝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Dì Bǎi Zhī

    【别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

    【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全身浮肿,肺结核咯血,吐血,痔疮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地柏枝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Dì Bǎi Zhī

    【别名】地柏(《本草图经》),油面风、铺地金牛、百叶草、烂皮蛇(《广西药植名录》),岩柏草、石柏(《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岩柏枝(《贵州药植目录》),孔雀毛、土黄连、石金花(《江西草药》)。

    【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20厘米。下部茎不分枝。其上叶疏生,贴伏,钻状卵圆形,具短芒;上部枝着生的叶较密,羽状分枝,全形呈卵状三角形,长5~12厘米;叶小,排列成4行,两行侧叶的叶片两侧不对称,急尖,长约2.5毫米,宽约1.7毫米,叶平滑,上半部的叶半卵圆形。基部圆,边缘白色;下半部的叶半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齿,基部心脏形;两行中叶的叶片卵圆状椭圆形,渐尖,有芒,中脉明显,边缘白色。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4棱,长3~6毫米;孢子叶圆形至卵状钻形,渐尖,龙骨状,微有毛,上着生孢子囊,内含孢子。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涧、林荫、土墙边等阴湿处石上。分布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至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可能含酚性物质,并初步认为主要含二种醛类衍生物,一种熔点为197~198℃,另一种熔点为204~207℃。

    【药理作用】提取物(可能为醛类成分)在体外及整体动物均有加速血凝及止血作用,可延迟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增加兔末梢血液中血小板总数,白细胞敷亦有升高。毒性很低,对小鼠静脉注射人用量的125倍,观察3天,活动无异常。

    【性味】

    甘辛,平。

    ①《草木便方》:"辛,平。"

    ②《四川中药志》:"味淡微辛,性平,无毒。"

    ③《江西草药》:"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清热,利湿。治吐血,痔血,便血,血崩,创伤出血,黄疸,淋病,小儿惊风。

    ①《本草图经》:"主脏毒下血,与黄耆等分末之,米饮服二钱。"

    ②《草木便方》:"止血,通经脉,镇心除烦,安五脏。治下血,崩淋,刀斧损伤出血。"

    ③《分类草药性》:"治痔疮出血,解热毒,并治咳嗽,汤火伤。"

    ④《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吐血。"

    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小儿风热。"

    ⑥《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滋阴降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

    ①治吐血:地柏枝、侧柏叶、棕树根、茜草根、苦蒿头、白茅根。水煎服。

    ②治汤火烫伤:地柏枝,研细,调麻油搽。

    ③治刀斧伤出血:地柏枝研末敷,(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黄疸:岩柏草、马兰、鸡眼草。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惊风:石柏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⑥治鼻疮:岩柏枝五钱,辛夷花二钱,鹅不食草一钱。煨水服,并取渣绞汁滴鼻。(《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及各类出血

    取江南卷柏制成注射液应用。供肌肉注射用的每2毫升含生药8克,每次2~4毫升,每日2~3次;供静脉注射用的每2毫升含氯仿提取物20毫克,用时加50%葡萄糖20~40毫升缓慢推注或滴注,每日1次。均10~15天为一疗程。对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用1~2个疗程;对慢性、继发性患者须用药3个月至半年以上。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共60例,结果治愈13例,显效17例,进步24例,无效6例。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鼻衄、术后出血等各类出血性疾病共76例,其中显效60例,进步13例,无效3例。有的用药2~4天出血即止。副作用少。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取岩柏2两(小儿1两),水煎服,每日1剂。若黄疸深者加茵陈1两,栀子3钱;胃纳差者加平地木、葎草各5钱;肝痛明显者加丹参1两;谷丙转氨酶很高者加半枝莲1两,或六月雪1两,败酱草1两,蒲公英1两(任选一种或二、三种)。治疗122例,治愈102例(83.6%),显效18例(14.8%),无效2例(1.6%)。平均胃纳恢复正常时间为8.07天,退黄时间为12.33天,住院平均29.95天。

    【摘录】《*辞典》

    页首↑

    江南卷柏

    《*辞典》

    【拼音名】Jiānɡ Nán Juǎn Bǎi

    【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别名】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

    【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全草。

    【源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40cm。主茎直立,禾杆色,下部不分枝,有卵状三角形叶,疏生;上部3~4回分枝,分枝上叶二形,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疏生。斜卵圆形,锐尖头,基部心形,边缘膜质白色,有微齿,背叶(侧叶)斜展,覆瓦太,长0.3~0.6cm,单生枝顶;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龙骨状,边缘有齿。孢子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溪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陕西南部。

    【化学成分】含两种醛类成分,另有酚性、酸性及中性物质。

    【性味】性平,味微甘。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胸胁腰部挫伤、全身浮肿、血小板减少。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地柏枝"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地枇杷
    ·下一篇:地胆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张景岳徐之才蓝花龙胆木香分气丸四季青秋季舌抵上腭防秋燥银锈散温病兼脑膜炎冬季防治手脚裂口冬季小儿调补宜对症窄叶大戟八角茴香[图]木鳖子[图]火炭母夏季老年人进补宜遵循的原则...狼把草蟛蜞菊加味滋阴润燥方山羊血土大黄膏白龙穿彩春季宜调养风湿病初春多吃葱春季多进食黄豆芽巧吃水果增强性功能更年期综合征的食物选择绵羊角岩山枝翼核果头花杜鹃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