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百里香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百里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Bǎi Lǐ Xiānɡ

    【别名】地椒、麝香草

    【来源】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T.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兴凯百里香)T. przewalskii (Komar.) Nakai,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拔起全株,洗净,剪去根部(可供栽培繁殖),切段,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止咳,降压。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2~5钱。搓绳点燃可熏杀蚊虫。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地椒

    《*辞典》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Dì Jiāo

    【别名】地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的全草。6~7月采收,阴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小灌木状草本。茎匍匐状,随处生根,多分枝,下部木质化,红棕色,花枝直上,高3~15厘米,有强烈芳香气。叶对生;细小,长椭圆形或卵形,长达15毫米,宽达7毫米,全缘,钝头,基部具刚毛,有短柄。花小,紫红色,簇集枝端,形成轮伞花穗:萼绿色,萼筒钟形,先端5裂,喉部有毛;花冠唇形,下唇3裂;雄蕊4,2强;雌蕊1。小坚果椭圆形,位于宿萼的底部。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干燥山坡砂质地。分布内蒙古、甘肃、陕西、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含黄芩素葡糖甙、水犀草素-7-葡萄糖甙、芹菜素等黄酮成分,挥发油0.8~1.33%.挥发油中含香荆芥酚53%、对-聚伞花素17%、γ-松油烯8%、α-松油醇5%、姜烯4%、龙脑等。尚含熊果酸、鞣质、树胶、树脂、脂肪油、百里香酚等。

    【性味】《嘉祐本草》:"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驱风止痛。治吐逆,腹痛,泄泻,食少痞胀,风寒咳嗽,咽肿,牙疼,身痛,肌肤瘙痒。

    ①《嘉祐本草》:"主淋煠肿痛。"

    ②《中国药植图鉴》:"为镇痉、驱风、强壮剂。主治痉挛性咳嗽,百日咳,炎症,喉头肿痛。"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止咳化痰,治感冒。"

    ④《陕西中草药》:"温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风镇痛。治胃寒痛,小腹胀满,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

    ⑤《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暑解热,和胃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感冒,百日咳地椒一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预防中暑、感冒:地椒泡水当茶饮。(《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百日咳,喉头肿痛:地椒、三颗针、车前草各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胃寒痛,消化不良:地椒三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消化不良,腹泻:地椒五钱,滑石一两,甘草二钱,麦芽四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⑥治外伤周身痛:地椒一至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二十四小时,每次服二至三酒盅,每日二次。(《陕西中草药》)

    ⑦治月经不调:地椒五钱,白龙苍菜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慢性湿疹,皮肤瘙痒:地椒五钱,蒲公英一两。水煎外洗。(《陕甘宁肯中草药选》)

    ⑨治牙痛:地花椒、川芎藭尖等分,为末,擦之。(《海上名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关节炎

    将百里香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3克,行穴位注射。取穴:上肢取外关、肩三针、曲池;下肢取悬钟、足三里、昆仑、阳陵泉、承山、风市、环跳、血海;腰背部取肩井、肺俞、至阳、肾俞、肾脊、八髎。以上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取2~3个,每天注射1次,每穴注射0.5~1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关节炎28例,有效2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有效16例。其中分别有3例和4例自觉症状消失,关节肿胀基本消退,关节活动逐渐恢复。注射时常有局部疼痛,肌肉丰满部位的穴位疼痛较少。治疗期间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

    ②治疗大骨节病

    用地椒草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1~2毫升,10~15次为一疗程。观察533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咸明显改善,劳动力恢复或大部恢复)317例,基本治愈及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改善,劳动力部分恢复)214例,无效2例。用药10~45天内疗效最高,有效人数占66.8%;45天后疗效较慢。治愈病例平均天数为40.39天。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③治疗急性胃肠炎

    取地椒(野百里香)干品3~4钱(鲜品5~7钱),开水浸泡10分钟后煎服。若呕吐甚,加灶心土3钱。观察48例,其中23例配合针刺足三里、内关、巾脘、大椎等穴,结果均迅速控制症状。一般服药15分钟内呕吐停止;10~30分钟腹痛缓解或消失,最慢者1小时缓解。治疗中未出现严重脱水、昏迷等症;己出现脱水的2例未经补液,用药后24小时内体力基本恢复;1例昏迷患者,加刺人中、百会等穴,24小时内各种症状亦基本缓解。

    ④治疗慢性胃痛

    以地椒(野百里香)3钱泡茶饮,每日2次,连服7天为一疗程,常需坚持2~3个疗程始见效。共治26例,结果9例治愈,13例显著好转,3例中断治疗,1例严重烧心、泛酸、空腹胃痛者无效。

    野百里香有小毒,正常用量无不良反应,若超过2两,可出现头晕、眼胀,血压稍有升高等反应。

    【备注】

    同属植物野百里香亦同供药用。其特征为:茎疏生倒卷柔毛。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花小,紫红色;萼片边缘及喉部具白毛;花冠长于萼。小坚果长约1毫米。

    分布内辈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摘录】《*辞典》

    页首↑

    麝香草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Shè Xiānɡ Cǎo

    【别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5~6月采收。

    【源形态】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30厘米,多分枝。叶无柄,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2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尖,叶缘稍反卷,全缘,基部广楔形,上面具短茸毛,并密生腺点。枝梢疏生轮伞花序;花萼表面有短柔毛及腺点,绿色,下唇2裂成针刺状,上唇3裂,裂片较下唇裂片为短;花冠粉红色,比花萼稍长,上唇直立,油腺明显,有樟脑香味;雄蕊2强,超出花冠,花药红色;雌蕊柱头2裂,红色。小坚果棕褐色。花期5~6月。

    【生境分布】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有栽培。

    【化学成分】

    盛花期的全草含挥发油0.8~1.2%。挥发油中含百里香酚(即麝香草脑,为油中的主要成分)、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l-α-蒎烯、γ-松油烯、α-松油醇,l-脑、石竹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酯、乙酸龙脑酯、2-甲基-6-亚甲基庚二烯-2,7-醇及其乙酸酯。另有谓不同之品种其挥发油的单萜成分不同,可分别为牻牛儿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或侧柏醇-4及松油醇-4。

    全草尚含:皂甙、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绿原酸、喹啉-4-羧酸,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等。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

    挥发油,特别是麝香草脑有防腐、消毒作用,可用于口腔、咽喉之灭菌。麝香草脑作用性质与酚类似,而作用更强(酚系数为25),但遇有机物则效力大减,水中溶解度亦远较酚为差(1/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开花季节茎、叶的乙醇或生理盐水的提取物效力较好。挥发油的蒸汽亦有良好功效。用纸层析可分别获得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有效的物质(非鞣质或酚性化合物),在1:300000~500000浓度时即能抑菌。它还有抗真菌作用,1%麝香草脑的醇溶液或2%粉撒布可用于皮肤癣菌病。对放线菌病可以局部应用及口服,但青霉素的疗效较其优越。

    ②驱虫作用

    麝香草脑对钩虫、鞭虫有麻痹作用,但因其毒性较大,已为其他更好的驱虫剂所取代。尚可用于治疗球虫病。

    ③对呼吸道的作用

    叶有祛痰作用。其提取物能增进支气管粘膜的分泌,麝香草脑、香荆芥酚能促进纤毛(蛙气管)运动,并以原形自肺排出,故有杀菌作用,有人认为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

    ④其他作用

    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乙酰胆腻引起的豚鼠小肠收缩,而对抗5-羟色胺的作用却较弱,对缓动素之对抗则更差,对组织胺的作用仅有轻微影响。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阿托品不能阻止此兴奋。对豚鼠肺灌流时,提取物有轻度松弛支气管的作用,对大鼠血压则无影响。有人称其有驱风作用,内服可治腹泻及鼓肠(减轻肠管发酵),或云可用于通经,并有镇静作用,在体外,它能抑制胆碱酣酶。对家兔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磷,升高血糖。

    ⑤体内过程与毒性

    麝香草脑在肠胃道可迅速而完全的被吸收;油、酒可促其吸收。半数在体内破坏,其余部分与硫酸根或葡萄糖醛酸相结合而由尿排出。涂于皮肤无刺激性,亦不吸收,但能刺激粘膜,故可引起呕吐,其毒性仅及酚的1/4。口服1克不致引起中毒症状,量大则可致眩晕、上腹剧痛、兴奋、恶心及呕吐、虚弱、流涎流汗、发绀、体温降低、脉细速、呼吸慢乃至昏迷。

    香荆芥酚与麝香草脑为异构体,作用亦相似,抗菌效力较强,刺激性亦较强;易吸收,可引起呕吐、腹泻,口服致死量在0.1~1克/公斤之间,由于肝脏变性,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

    【功能主治】

    ①《国药的药理学》:"镇咳。尤对百日咳有效。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喉炎。又为皮肤刺激药,防腐性洗涤药。"

    ②徐、赵《生药学》:"芳香性镇静剂。驱风,镇咳,祛钩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百里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灯台树
    ·下一篇:百眼藤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老慢支”患者改善居室环境...王清任白及秋末冬初燥咳患者用梨食疗风引汤咳喘止血汤大便下血证吴鞠通医案——痰饮枸橘泽泻汤肾气丸食疗防春燥分清温和凉五种安神药粥秋季养生“养收”原则电灯花禾叶毛兰小半夏散秋季饮食选吃野果秋季养肺进补哪些果蔬春季养生自制药枕食疗辩寒热吃菠萝如何防过敏怎样减少电脑网络危害猪仔笠心叶荚蒾根太白艾水松水苦荬石蝉草赤石脂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