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含羞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含羞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án Xiū Cǎo

    【别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来源】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5~8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内服不宜过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含羞草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Hán Xiū Cǎo

    【别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源形态】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达1米,有散生利刺及无数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状排列;小叶多数,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矩圆形,长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无柄。头状花序具长柄,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淡红色,极多;萼钟形,短齿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丝长,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扁平,稍外弯,多数,长1~2厘米,顶端有喙,有3~5节,每节有1种子,成熟时节脱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荚缘:种子阔卵形。花期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另含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0.4%、亚浊酸51%、油酸31%、棕榈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质2.5%,主要为甾醇。

    【药理作用】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氨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性味】

    甘,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寒,有小毒。"

    ③《实用中草药》:"性微寒,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

    ②《本草求原》:"敷疮,"

    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

    ⑥《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两(干品)。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带状疱疹: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含羞草根

    《*辞典》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Hán Xiū Cǎo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酮甙。

    【药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著(酚红法)。

    ②对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著,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

    ③抗菌作用

    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性味】《云南中草药》:"涩微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

    《云南中草药》:"利湿通络,明目,镇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附方】

    ①治风湿痛:含羞草根五钱,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经闭,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每日用含羞草鲜根2两(10两制),加水6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观察30例,一疗程近期控制11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4例;--个疗程近期控制18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患感冒者1例;三个疗程近期控制24例,显效3例,患感冒者3例。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含羞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牡蒿
    ·下一篇:油桐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山茱萸[图]蛇含石木香饼子香附丸香壳散抗疲劳药膳——虫草红枣炖甲...葶苈薏苡泻肺汤霍乱脱证干姜[图]青稞槟沉饮缪希雍医案-滞下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栾犀岗梅滋补肝肾汤升阳调经汤加减秋季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十神解毒汤推广干葛汤消痈万全汤乌骨鸡黑圣散黑退消春末夏初忌食用未腌透的香椿...太白三七红雀珊瑚祁连山圆柏兔儿伞田唇乌蝇翼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