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松塔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松塔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ōnɡ Tǎ

    【来源】松科松属植物白皮松(蛇皮松、虎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的球果。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炮制】初冬采收不带种子的球果(松塔)。除去果鳞,取下种子,碾去木质硬壳即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慢性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1~2两。

    【备注】

    (1)有些患者服白皮松塔煎剂后有口干、头晕等反应,有的还有轻度浮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这些副作用一般不影响继续服用,短期内即可消失。

    (2)同属植物云南松,思茅松的嫩球果亦可入药,治跌打损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白松塔

    《*辞典》

    【出处】《山西中草药》

    【拼音名】Bái Sōnɡ Tǎ

    【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秋采收,晒干。

    【源形态】白皮松,又名:三针松、白骨松。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褐色,内皮白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冬芽红褐色。针叶3针1束,粗硬,长5~10厘米,宽1.5~2毫米,叶的下面与上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叶鞘早落。花单性;雄花序无梗,卵状长椭圆形或圆柱形,生于新枝条的基部或上部,多数聚集而成穗状,基部鳞片包被;雌花序1至数枚生于新枝先端或上部,受精后发育成球果。球果(即松塔)卵形,长5~7厘米,成熟后淡黄褐色,种鳞先端厚,鳞盾多为菱形,有横脊,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具刺尖;种子倒卵圆形,长约1厘米,种翅长5毫米,有关节,易脱落。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区,喜光。分布于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北部和湖北西部,在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松塔含挥发油、皂甙、酚类等。挥发油的含量随采集季节和贮放方法及时间长短而有较大差异,新采松塔中挥发油的含量约为1%,干后可降低到0.2%。挥发油中含柠檬烯等。

    【性味】《山西中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山西中草药》:"镇咳,祛痰,消炎,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短,吐白沫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据2000余例的系统观察,一个疗程的近期有效率在80%上下,临床控制及显效率占15~20左右。治疗中曾以白皮松塔配合周效磺胺、礅胺增效剂进行全年观察治疗,结果疗效较单方有所提高,168例的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临床控制及显效者占51%。作用以止咳、祛痰较好,平喘次之,消炎作用不明显。副作用有口干、恶心、头晕、胃部不适等。改进剂型,用提取物可减轻。动物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用法:取成熟的白皮松塔4两(10两制),洗净水煎2次,药液混合浓煎成400毫升,每次lOO毫升,每日2次,食后服。10天为一疗程。除煎剂外,已制成针剂、片剂、浸膏、丸剂、胶囊、挥发油乳剂等应用。

    【备注】同属植物马尾松的球果称红皮松塔,亦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红皮松塔(不含松籽)4两(10两制)洗净,清水浸泡4~8小时,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过滤,药渣加水再煎,将两次煎液混合,为成人的2日用量。日服2次,每次lOO毫升,早晚饭后服。或将松塔浸泡后烘干,研成细粉。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每次1钱。临床观察424例(10例用粉剂),经一疗程(10天)后,近期控制23例,显效82例,好转211例,无效108例,总有效率74.5%。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松塔"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鸢尾
    ·下一篇:松树梢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虎杖香蕈何首乌散何首乌散二陈加芎归汤平肝健脾方冬季养生多食红枣白薇愚孙,年九岁,于正月下旬感...牛大力含羞草舒络解痉汤养精种玉汤养脾肥儿丸渗湿汤秋季注重精神调养夏季解暑“以热解热”夏季餐饮场所忌久坐牛白藤夏季熬绿豆汤忌加矾黑姜散四陈汤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螳螂跌打水胡满疏肝清热汤一品红杏仁防风大独脚金松花粉石韦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