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胡颓子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ú Tuí Zǐ

    【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

    【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以根、叶及果实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季采叶,四季采根,立夏果实成熟时采果。分别晒干。

    【性味】

    根:苦、平。

    叶:微苦,平。

    果:甘、酸,平。

    【功能主治】

    根:祛风利湿,行瘀止血。用于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叶: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哮喘。

    果:消食止痢。用于肠炎,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根1~2两,叶、果3~5钱。

    【备注】(1)同属植物藤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功效类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胡颓子

    《*辞典》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Hú Tuí Zǐ

    【别名】卢都子(《中藏经》),雀儿酥(《雷公炮炙论》),王婆奶(《履巉岩本草》),蒲颓子、半含春(《纲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实图考》),牛奶子、石滚子(《草木便方》),羊母奶子(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糖罐头(迈尔氏《中国植物名录》),羊奶奶(《贵州民间方药集》),咸匏头(《福建民间草药》),柿蒲、灯蒲(《泉州本草》),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闽东本草》)。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鸡卵子、清明子(《江西草药》),斑楂、干茄、大麦前果、大叶巴桩子(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潘桑果,麦果果、野枣子(《上海常用中草药》),蒲栗子(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果实。

    【源形态】常绿灌木,高达4米,通常具刺。枝开展,小枝褐色。叶厚革质,椭圆至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边缘通常波状,上面初有鳞片,后即脱落。下面初具银白色鳞片,后渐变褐色鳞片;叶柄长6~12毫米,褐色。花1~3朵或4朵簇生,银白色,下垂,长约1厘米,有香气;花被筒圆筒形或漏斗形,筒部在子房上部突狭细,先端4裂;雄蕊4;子房上位,花柱无毛,柱头不裂。果实椭圆形,长约1.5厘米,被锈色鳞片,成熟时棕红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5月。

    【生境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

    【性味】

    酸湿,平。

    ①《中藏经》:"酸涩。"

    ②马碗《食经》:"味甘。"

    ③《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泻痢,消渴,喘咳。

    ①马琬《食经》:"补益五脏。"

    ②《草木便方》:"除烦热,消渴。"

    ③《现代实用中药》:"收敛,止泻,治痢疾。"

    ④《福建民间草药》:"止血,疗痢。"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收敛止泻,止咳平喘。治消化不良,疝气,喘咳,血崩,骨髓炎,痔疮,腰部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胡颓子根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ú Tuí Zǐ Gēn

    【别名】牛奶根(《分类草药性》),贯榨根(《浙江民间草药》),叶刺头(《泉州本草》)。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根。9~10月采挖,晒干。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弯曲,一般多截成30~35厘米长的段落,粗细不一,粗根直径3~3.5厘米,细根直径达1厘米。外表土黄色,根皮剥落后,露出黄白色的木质部。质坚硬,横断面纤维性强,中心色较深。

    【性味】

    酸,平。

    ①《纲目》:"酸,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酸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

    ①《纲目》:"吐血不止,煎水饮之;喉痹痛塞,煎酒灌之。"

    ②《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和气行血,补虚清火。"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益精神,安五脏,补虚劳,止咳化痰,又可催乳。"

    ④《浙江民间草药》:"消食滞,化疳积。"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止咳定喘,祛风利湿,止泻,止血。治久咳气喘,痢疾,腹泻,咯血;并治风湿关节痛,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黄疸,牙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寒肺喘:胡颓子根一两,红糖五钱。水煎,饭后服。(《闽东本草》)

    ②治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胡颓子根一至二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痛:胡颓子根三两,黄酒二两,猪脚半斤。加水煮一时许,取汤一碗,连同猪脚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利湿,治黄疸:胡颓子根五至八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⑤治产后腹痛下痢:胡颓子根二两,红糖一两,水煎服(《闽东本草》)

    ⑥治脾泄泻痢:胡颓子根三至五钱。水煎成半碗,加些冰糖,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小儿食积、疳积:胡颓子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⑧治胃痛:胡颠于根一两。水煎去溅,Qq鸡蛋(雀壳)二个,煮服。(《江西草药,)

    ⑨治咽喉肿痛:胡颓子根一两,王瓜根五钱。水煎,频频含咽,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⑩治喉痛失音:胡颓子根头约一两。川连二钱。水棘飘.(《泉州本草》)

    ⑾治产后浮肿:胡颓于根三至五麟,益母革等舞。水煎至半碗,加些红糖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跌打损伤:胡颓子根一两,烩JL蘑嗣五钧,寥刁竹橡三钱。洒水各半煎服。(《江西草药,)

    ⒀治皮肤湿疹:胡颓子根适量,煎洗。(苏医《中草药手册》)

    【备注】本品在四川地区和木半夏的根同称牛奶子根,并同等使用。参见"木半夏根"条。

    【摘录】《*辞典》

    页首↑

    胡颓子叶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ú Tuí Zǐ Yè

    【别名】蒲颓叶(《中藏经》)。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

    ①《中藏经》:"治喘嗽上气。"

    ②《纲目》:"肺虚短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8~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一切肺喘剧甚者:蒲颓叶焙研为细末。米饮调服二钱匕,并服取瘥。(《中藏经》)

    ②治咳嗽:鲜胡颓子叶-两。煎汤,加糖少许内服。(《泉州本草》)

    ③治肺结核咳血:鲜胡颓子叶八钱,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日报二次。(《闽东本草》)

    ④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胡颓子叶、枇杷叶各五钱,水煎服;或胡颓子叶研粉,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钱半,酌加白糖或蜂蜜,开水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痈疽发背,金疮出血:鲜胡颓叶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蜂、蛇咬伤:鲜胡颓叶捣烂绞汁和酒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名家论述】《纲目》:"蒲颓叶治喘咳方,出《中藏经》,甚者亦效。云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甚者服药后,胸上生小瘾疹作痒,则瘥也。虚甚加人参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涩,收敛肺气耗散之功耳。"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胡颓子叶(干)、鬼针草各5钱,水煎,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7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控制1例,显效14例,好转59例;2个疗程后近期控制16例,显效29例,好转33例。对气喘,咳嗽、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平喘作用似更显著。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②治疗哮喘

    胡颓子叶晒干,文火炒至微黄,研末备用。每次用热米汤送服1钱,早晚各1次,连续15天,必要时可服数周。治疗100余例,一般服药10~15天后症状即显著好转,部分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尤其对虚寒型病人疗效较好。或每日用胡颓子叶1两,水煎分3次服,连服4天。治疗5例,均于3~4天见效。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胡颓子"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南酸枣[图]
    ·下一篇:枸骨子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护唇犁头草秋温兼伏气化热安冲调经汤千金六甲丸冬季宜喝哪些粥羊脊骨粥栝楼桂枝汤仙桃草夏季养生多吃黄鳝断根丸驱疹汤二叶舞鹤草贴秋膘防秋胖大千生石菖蒲散夏季喝绿茶防病夏季忌食用变成红黄色的苦瓜...四炒固真丹常吃菠菜健脑又明目能吃掉脂肪的食品祁连山圆柏野山蚂蟥野扁豆杏仁防风小过路黄香菊吴茱萸藤三七加味香苏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