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枸橘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枸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Gōu Jú

    【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

    【来源】芸香科枳属植物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的果实;其叶也供药用。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7~9月采未成熟的果实,切成两半或切丝阴干。叶随用随采。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

    果: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胸腹胀痛,便秘,子宫脱垂,脱肛,睾丸肿痛,疝痛。

    叶:行气消食,止呕。用于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果3~5钱,最多可用至1两;叶2~5钱。

    【备注】(1)枸橘未成熟果实在个别地区还作枳壳使用,其自落的小果实作枳实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枸橘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ōu Jú

    【别名】臭橘(《本草图经》),枸棘子(《履巉岩本草》),野橙子(《纲目》),唐橘(《中国树木分类学》),枸橘李、钢橘子(《江苏植药志》),枸甏李、野梨子、苦桶子(《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料植物枸橘的未成熟果实。8~9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日晒夜露,至全部干燥。

    【源形态】

    枸橘,又名:枳(《周礼》),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铁篱寨、臭杞。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茎枝具粗大腋生的棘刺,刺长3~4厘米,基部扁平;幼枝光滑无毛,青绿色,扁而具棱;老枝浑圆。3出复叶,总叶柄长1~3匣米,具翼;顶生小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楔形,侧生小叶较小,基部偏斜边缘均有波形锯齿。花生于二年生枝上叶腋,通常先叶开放;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长椭圆状倒卵形,长8~10毫米;雄蕊8~10,或多至20枚,离生;子房上位,具短柔毛,6~8室,花柱粗短。柑果圆球形,直径2~4厘米,熟时黄色,芳香。花期4~5月。9~10月果熟。

    【生境分布】各地多栽培作绿篱。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产江苏、浙江、四川、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圆球形,直径2~3.5厘米,表面黄色或黄绿色,散有无数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短柔毛,顶端有显明的柱基痕,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存在,断面果皮厚2~3毫米,黄白色,沿外缘散有黄色油点,中间有6~8果瓤,每瓢内有黄白色长椭圆形的种子数粒。

    【化学成分】

    果实含积属甙、橙皮甙、野漆树甙、柚皮甙、新橙皮甙等黄酮类。柚皮甙只存在于果皮,果肉中不含。早年从果实中分出的枸橘甙即是枳属甙,还含生物碱茵芋碱。

    果皮含挥发油约0.47%,中含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莰烯、γ-松油烯、对-聚伞花素、石竹烯等。

    【炮制】清水洗净,浸泡,取出,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

    辛苦,温。

    ①《本经逢原》:"辛,温,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苦,温。"

    【功能主治】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治胸腹胀满,胃痛,疝气,睾丸肿胀,乳房结核,子宫下垂,跌打损伤;解酒毒。

    ①《本经逢原》:"破气散热,解酒毒。"

    ②《纲目拾遗》:"疗子痈及疝气,整个枸橘煅存性,研末,陈酒送服。"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

    ④《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治胸腹满痛。"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利气,健胃,通便。治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子宫脱垂,乳房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大剂可用至1两);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附方】

    ①治胃脘结痛:枸橘,煅末存性,酒服方寸匕,(《本经逢原》)

    ②治小肠气:枸橘六个,用半斤酒泡服。(《南京民间药草》)

    ③治内伤诸痛:枸橘,醋浸熬胶,摊贴,贴即痛止,但须久贴,方不复发。(《本经逢原》)

    ④治妇人血气攻冲:枸棘子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艾醋汤调服,不以时候。(《履巉岩本草》)

    ⑤治白疹瘙痒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救急方》)

    ⑦下痢脓血后重(同萆解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⑧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摘录】《*辞典》

    页首↑

    枸橘刺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ōu Jú Cì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

    【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

    【摘录】《*辞典》

    页首↑

    枸橘核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ōu Jú Hé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柠檬烯0.09% 、欧芹属素乙0.02%和少量佛手柑内酯,以及蔗糖、β-谷甾醇。还含脂肪油1.9%,其中的脂肪酸组成是棕榈酸19.1%、硬脂酸2.3%、亚油酸42.6%、油酸20.3%、亚麻酸7.6%,尚含四烯型脂肪酸1.6%等。又含独活素、酸橙皮油素和6-甲氧基酸橙皮油素。

    【功能主治】《纲目》:"肠风下血不止(枸橘核),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服一钱,皂荚子煎汤调服。"

    【摘录】《*辞典》

    页首↑

    枸橘叶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ōu Jú Yè

    【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

    【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甙。花含枳属甙。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理气,祛风,消肿,散结。

    ①《茶谱》:"嫩叶煎汤代茶,去风。"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行气,消结,止呕。治噎膈反胃,呕吐,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炒研作散剂。

    【附方】

    ①治下痢脓血,后重:枸橘叶、萆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调下二钱服。又治喉瘘,消肿导毒。(《纲目》)

    ②治咽喉生疮,层层如迭,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臭橘叶,煎汤连服。(《夏子益治奇疾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枳根皮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ǐ Gēn Pí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

    【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素、β-谷甾醇、枸橘素。

    【功能主治】

    治齿痛,痔疾,便血。

    ①《药性论》:"根浸酒,煎含,治齿痛。"

    ②《本草拾遗》:"主痔。"

    ③《本草图经》:"治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

    【摘录】《*辞典》

    页首↑

    枳茹

    《*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Zhǐ Rú

    【别名】枳木皮屑(《本草图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

    【功能主治】陶弘景:"枳树枝茎及皮,疗水胀,暴风,骨节疼急。"

    【附方】治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覆者:刮枳树皮取一升,以酒一升,渍一宿,服五合至一升。酒尽更作。(《补缺肘后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枸橘"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枸骨根
    ·下一篇:玳瑁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杉叶藻夜香牛构菌小地柏桂枝加归芍汤李杲银锈散温病兼虚热冬天老年人宜防骨折的发生诃黎勒散苦参藓皮汤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秋木瓜咳血兼吐血证胁疼桑白皮地菜橘叶丝瓜散春季中风患者忌多食鲚鱼教你七招 电脑族预防“电脑...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枝儿条丁茄[图]自来血小三棵针铜棒锤丝绵木乌棒子食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