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海芋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海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ǎi Yù

    【别名】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

    【来源】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 K. Koch的根状茎。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可采,去外层粗皮,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微辛、涩,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肺结核,肠伤寒;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干品3~5钱,鲜品1~2两,久煎后方能内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不能敷正常皮肤。

    【注意】久煎后方能内服;不能敷正常皮肤。

    【备注】(1)本品有毒。必须用大米共炒至焦黄,久煎(2小时以上)去毒,方可内服。生用或煎煮时间过短,会引起舌肿麻木,甚者有中枢神经中毒症状。轻症可饮米醋或生姜解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海芋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Hǎi Yù

    【别名】天荷(《本草拾遗》),羞天草(《庚辛玉册》),隔河仙、观音莲(《纲目》),尖尾野芋头、狼毒头(《生草药性备要》),独脚莲(《分类草药性》),野芋、木芋头(《岭南采药录》),广东万年青(《中国植物图鉴》),老虎芋(《贵州民间方药集》),大虫芋、毒芋头、天蒙(《广西中兽医药植》),老虎蒙、痕芋头(《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野芋头(《中国药植图鉴》),野芋头、奚芋头(《岭南草药志》),土塘、天河芋(《湖南药物志》),广东狼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朴薯头(《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根茎。全年可采。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用刀削去外皮,切片,以清水浸漂6~7天,多次换水,取出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米。茎粗壮,粗达90厘米。叶互生;阔卵形,极大,长30~90厘米,宽20~6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广心状箭头形,2裂,裂片先端浑圆,近叶柄处合生,裂口狭,全缘或微呈波状,侧脉约9~12对,粗而明显,绿色;叶柄粗壮,长60~90厘米,下部粗大,抱茎。花单性,同株;花序柄粗壮,每一叶腋内约有2个,长15~20厘米;佛焰苞的管长3~4厘米,粉绿色,苞片舟状,长10~14厘米,宽4~5厘米,绿黄色,先端锐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花序长2~2.5厘米,位于下部;中性花序长2.5~9.5厘米,位于雌花序之上;雄花序长3厘米,位于中性花序之上;附属体长约8厘米,有网状槽纹;子房3~4室。浆果红色。花期:春末夏初。

    【生境分布】生长山野间。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者可达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气微,味淡,嚼之发麻。

    【化学成分】球茎含水分17.4%,粗蛋白4.11%,粗脂肪0.84%,粗纤维4.99%,灰分3.76%,无氮抽出物68.9%。另含山芋碱,有毒。

    【性味】

    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有大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寒,有大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治瘴疟,急剧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赤白带下,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①《纲目》:"治疟瘴,毒肿,风癞。"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肿毒,末,酒涂。"

    ③《天宝本草》:"敷疔疮、疥癣。"

    ④《广西中药志》:"治肺结核,痧症,热病等。"

    ⑤《四川中药志》:"治内外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须久煎),1~3钱(鲜者0.5~1两,切片与大米同炒至米焦后加水煮至米烂,去渣)。外用:焙贴、煨热擦或捣敷。

    【注意】

    不宜生食。否则中毒而致口舌肿胀,甚至窒息而死。体虚者慎服。

    姚可成《食物本草》:"误食之令人闷绝。"

    【附方】

    ①治感冒暑气,头痛身倦:野芋根用湿纸封,煨热之,擦头额及腰脊、前后心、手弯脚弯,可令人遍身顺适。(《岭南采药录》)

    ②治风热头痛:野芋头苗(切片),贴患部。(《广西中草药》)

    ③治绞肠痧腹痛:野芋头四两(炒黄),扫管叶(岗松)二两(炒黄)。先将野芋煎好,再将扫管叶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温服。忌饮米汤。(《岭南草药志》)

    ④治肠伤寒:野芋头(切片)四两,加米一两及生锈铁钉二枚炒黄,加水适量煎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妇人赤白带下:野芋切细和米炒,加糖煮食。(《岭南采药录》)

    ⑥治风湿骨痛:野芋头一厚片。先将樟脑少许置于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脑,趁火未熄,速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⑦治痔疮便血:痕芋头二斤煮鸡,煮十二小时,取汤饮之,亦可将鸡共服下。(《岭南草药志》)

    ⑧治痈疽肿毒大疮:尖尾野芋头切片,火焙热贴,冷又换热者。(《生草药性备要》)

    ⑨治背痈:痕芋头和酒糟捣烂敷患处(已溃者勿用)。(《岭南草药志》)

    ⑩治慢性萎缩性鼻炎:独角莲100公分,蟾酥1.5公分,麝香1公分,冰片2公分,香油适量。先将蟾酥用黄酒化开,后将独角莲根捣碎,周香油熬枯去渣,冷凉后,再加上麝香、蟾酥、冰片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剂。用时装入滴管滴鼻。另外,膏剂配法:依上述处方中的药用量,蟾酥酒化,独角莲捣碎,挤出汁,去渣,再加上蟾酥、麝香、冰片和适量的甘油,混合成泥膏状,便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116,1957)

    ⑾治坐板疮:痕芋头、猪油,捣烂敷患处。

    ⑿治毒蛇娱蚣咬伤:痕芋头二两,生油柑木皮一两。用盐水和药捣烂,以湿纸或树叶包裹煨热敷患处。

    ⒀治狂犬病:痕芋头四两,煎水坎。亦有加入猪肉同煮,连服半个月。亦有兼用痕芋头捶烂敷伤处。(⑾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备注】本植物的果实(野芋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参见"狼毒"条。

    【摘录】《*辞典》

    页首↑

    野芋实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Yě Yù Shí

    【别名】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夏季采收,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海芋"条。

    【性味】《生草药手册》:"有小毒。"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小肠气证,每服六、七粒。"

    【附方】治小肠疝气:痕芋头花仁五钱,焦猪小肚,饮汤,食猪小肚,其药不用食。(《生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海芋"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绛梨木
    ·下一篇:海浮石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缘毛筋骨草温病兼呕吐桂枝加黄耆汤桂枝加芍药汤身弱,于仲夏夜间,乘凉稍过...秋季进补忌虚实不分羊角桃外伤甚重救急腰疼木防己夏季多吃凉性蔬菜阳春防水痘金牛七接骨树蒌叶紫金牛冬季御寒保健粥五膈丸山吴萸团参汤消瘿五海饮毛茎马兰水肿至神汤消除春困六宜秋防感冒“十字歌”椴树崖棕根虾子花犀角土党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