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铃兰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Línɡ Lán

    【别名】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

    【来源】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全草每次0.3克,每日量为1.0克,水冲服。

    【备注】

    (1)本品应用过量,可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又无自觉不适,不易发现,故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心律变化,每次用药前把观察心律及脉搏当作常规。其它与用一般强心剂相同。

    (2)本品副作用较洋地黄小,仅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或有头昏、心悸难受现象发生,此时应注意观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铃兰

    《*辞典》

    【出处】《东北药植志》

    【拼音名】Línɡ Lán

    【别名】草玉铃(《中国植物图鉴》),香水花、芦藜花、鹿铃草(《东北药植志》),糜子菜、扫帚糜子、草玉兰(《辽宁经济植物志》),铃铛花、小芦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草寸香(《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铃兰的全草及根。6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根状茎细长,匍匐。叶2枚,椭圆形,长13~15厘米,宽7~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狭窄;叶柄长约16厘米,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花葶由鳞片腋伸出;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苞片披针形,膜质;花乳白色,阔钟形,下垂,长约7毫米,宽约1厘米;花被先端6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6;花柱比花被短。浆果球形,热后红色。种子椭圆形,扁平,4~6颗。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阴湿地带之林下或林缘灌丛。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3β,5β,11α,14β-四羟基-卡烯-20(22)内酯-3α-L-鼠李糖甙、萝藦甙元--3-o-α-L-鼠李糖甙、铃兰黄酮甙、3′,4′,5,7-四羟基黄酮醇-3-β-D-半乳糖甙、3′、4′,5,7-四羟基黄烷醇以及万年青皂甙元与异万年青皂甙元。

    花含铃兰毒甙0.02%、铃兰毒醇甙、铃兰皂甙A、铃兰皂甙B、葡萄糖铃兰皂甙A、葡萄糖铃兰皂甙B、铃兰皂甙C、铃兰皂甙D、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白屈菜酸。

    叶含铃兰毒甙0.037%。

    【药理作用】

    ①强心作用

    铃兰叶、茎或全草浸液,全草的醇提取液皆有洋地黄样作用,对冷血及温血动物均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对衰竭心脏作用更显著;它能减慢心率,抑制传导,表现强心甙的作用特点。其浸剂容易水解,因而影响保存及效价的稳定,口服效力不佳,为其缺点。药用其全草,所含的有效成分强心甙因采收季节、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根的强心甙含量在果实形成期最高,在现叶期和叶片开张期含量也较多;叶、叶柄、花葶及花等部分在花蕾形成期和始花期含量最高(比果实形成期的根中含量更高);种子则在黄果期和红果期含量最高。果实与种子的含量相似。早年曾报道东北铃兰以根部效力最强,为洋地黄叶的23~25倍,叶柄为10~15倍,叶为7~8倍。也有报道,于5月下旬采集后,自然干燥,其强心效价(鸽法)以叶柄最高,每克相当于30.98洋地黄国际单位,根为19.95,叶为11.09,花为20.29;上述报道的差异可能与采集期及于燥程度有关。5月中旬采集的东北玉泉铃兰叶、茎的生物效价(鸽法)约相当于洋地黄的3倍多。放置1年后以豚鼠法测定其效价则为洋地黄的二倍左右。全草酊剂疗效(豚鼠法)比洋地黄强1.9倍。

    铃兰毒甙的强心作用特点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是目前已知各种植物强心甙中最强的一种。国产铃兰毒甙注射剂(每毫升含0.1毫克)比洋地黄毒甙强5倍,成人饱和量在0.2~0.3毫克之间,静脉注射(以葡萄糖液稀释,缓慢注射)后20~25分钟生效。平均疗效可维持8~15小时,饱和量分2~3次给予。总剂量达0.4毫克时作用显著。维持量为0.05~0.1毫克。可作为毒毛旋花子甙的国产代用品,但有人认为,对某些严重病例仍不能完全代替。在离体蛙心实验中,山楂提取液与铃兰毒甙合用,强心作用增强而毒性减弱。与氨茶碱合用对左心室功能伤害的动物更敏感。大鼠注射铃兰毒甙,可明显减少心脏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蛙注射利血平后,对铃兰毒甙的敏感性降低2~4倍。铃兰毒甙对兔实验性急性冠脉功能不足的循环紊乱有一定改善(糖元再合成增加);铃兰浸剂对实验性心肌炎也似有疗效。铃兰毒醇甙效价更高。去葡萄糖墙花毒甙效价也很高。铃兰毒原甙(水解后产生铃兰毒甙)效价较铃兰毒甙约低2倍多。铃兰苦甙作用类似狄吉他林。铃兰皂甙能致恶心、呕吐和腹泻,无强心作用。由铃兰花除去杂质和皂甙后所得的总甙称铃兰甙液,每毫升相当铃兰花1克,效价稳定,可供口服和静脉注射。铃兰叶的总甙制剂称为柯尔格利康,可供注射,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但作用较弱,毒性较小。另外,铃兰的全草干粉剂、浸剂、酊剂、干浸膏亦可供药用。

    ②吸收、排泄和蓄积

    铃兰口服制剂一般稳定性差,吸收不佳,茌肠道内易于破坏,因此,药效显著降低,作用不及洋地黄。东北玉泉铃兰酊剂,予豚鼠十二指肠给药,6小时仅吸收50%左右。铃兰毒原甙十二指肠给药,效力也显著降低。铃兰毒甙也以静脉注射活性最高,而以肠道给药为最低。不同动物间也有差异,如大鼠与猫口服吸收率可达90%,而豚鼠仅为14%。在体内破坏迅速,排泄也快,蓄积作用比洋地黄小。铃兰毒原甙给药3天后已大部排泄,8天后可全部排完;铃兰毒甙蓄积性很低,1天可排出给药量的一半,5天排完,还有报告48小时已完全从体内消失者;在肝脏中2~4小时可破坏34%,消除速度为0.0019~0.0022毫克/公斤/小时,较洋地黄毒甙快2.1倍。铃兰毒甙在大鼠离体小肠的灌流中,可代谢为铃兰毒醇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蓄积性也很低,它与铃兰毒醇甙在肝脏中皆不受破坏,以原形与胆汁同时排出。

    ③利尿作用

    铃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效果优于洋地黄及毒毛旋花子甙,后两者不能消退的水肿,铃兰制剂常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铃兰叶在兔急性试验中,在水负荷后,有利尿作用,根的利尿较叶明显。铃兰毒甙可使大鼠尿量增加300%,强于其他强心甙;它还能增进电解质(主要为钠离子)的排出,这主要是由于它抑制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远端肾小管的钠离子转运过程。

    ④镇静作用

    铃兰在临床上能使患者安静,改善睡眠,减少不安情绪。全草的浸剂及酊剂可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浅麻醉作用。铃兰甙液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而增强其抑制过程。镇静作用主要是其甙元(毒毛旋花子甙元)所引起。低于中毒量的甙元能延长条件反射潜伏期,降低大脑皮层和脑干部分的生物电电位活动,显著延长和加强异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并能减弱家兔和大鼠实验性电惊厥的发作强度。铃兰毒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及它们的甙元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但铃兰毒醇甙则并无镇静作用。

    ⑤对代谢的影响

    铃兰毒甙能增加正常的或心肌炎的大鼠、猫的心肌糖元含量,但作用较毒毛旋花子甙弱。如长期用毒性剂量则反可降低心肌糖元含量。在心肌缺氧时,铃兰毒甙能增强同化过程;铃兰叶总甙能增强心脏磷化合物的代谢,这些都有益于心肌的能源供应。铃兰毒甙还可增进肺循环,增加麻醉狗动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脑组织氧的摄取及骨胳肌的氧张力。

    ⑥其他作用

    柯尔格利康中毒剂量可收缩冠状血管。去葡萄糖墙花毒甙对离体冠状血管和兔耳、肾灌流中,均有收缩血管作用。日本产铃兰的浸出液能收缩高体肠管,钙可协同,而镁则能拮抗此作用。铃兰在临床应用中也可引起腹泻。柯尔格利康能延长家兔的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时间(铃兰毒甙与铃兰苦甙无此作用),它与铃兰甙液能降低兔血浆中V因子浓度及血小板致活酶的活力,而与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相反。苏联产铃兰中含铃兰黄素,有利胆、消炎作用,能减轻家兔的四氧化碳性肝炎的病理过程,缩短恢复期。

    【毒性】铃兰制剂的副作用和毒性较洋地黄小,少数患者可产生厌食、流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铃兰毒原甙注射剂因含某种杂质,皮下注射可产生局部疼痛,不幸中毒时可按强心甙中毒的处理原则治疗。它的治疗安全范围大于毒毛旋花子甙。铃兰酊小鼠腹腔注射,半敷致死量为1.61±0.1238毫克/克。

    【性味】《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温阳利水,活血祛风。治心力衰竭,浮肿,劳伤,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温阳利水。治心脏病引起的心跳次数增加,心力衰竭,浮肿。"

    ②《陕西中草药》:"强心利尿,活血去风,滋阴理气。治风湿性心脏病,克山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丹毒,紫癜,跌打损伤,劳伤,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粉冲,2分。外用:煎水洗或烧灰研粉调敷。

    【注意】《陕西中草药》:"本品有毒,勿过量。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忌用。"

    【附方】

    ①治丹毒:铃兰一两。煎水洗。

    ②治紫癜:铃兰适量,烧灰研粉,菜油调涂。

    ③治跌打损伤:铃兰三钱,红三七二钱,红白二丸五分,四块瓦五钱。水煎服,黄酒为引。

    ④治崩漏白带:铃兰、益母草各三钱。红白鸡冠花、红毛七各二钱,红花一钱五分,石泽兰一钱。水煎服,黄酒为引。(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10%酊剂内服,每次1毫升,日服4次;连服3日后改为维持量,每日服1毫升。或用铃兰毒甙注射液,每日1次0.05~0.1毫克(每安瓿1毫升含铃兰毒甙0.1毫克),以20~25%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用酊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10例,7例在用药3~7天内,气急、发绀、肺部罗音、颈静脉怒张、肝大、浮肿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合并心房纤颤者4例,皆在服药2~3天后心率下降至正常,心律转齐;治疗肾性心力衰竭2例,服药4天后浮肿消退,肝脏回缩至肋缘内;治疗痨型克山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各1例,服药后均显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6例,2例显效,2例进步;2例在服药3天时出现毒性反应:1例心率降至36次/分(考虑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另1例出现二联心律,并皆有剧烈跳动样头痛、头昏、心难受,但无恶心、呕吐、黄视等症状,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心律心率相继恢复。总的效果是显效13例,进步5例,不良2例。用铃兰毒甙注射液治疗10例,用药后2小时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者4例;注药后2小时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或连用数日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例,无效者1例。一般注药10分钟即可出现疗效,2小时疗效达最高峰,24小时后作用已不明显。治程中一般无任何副作用,但个别出现轻度恶心、房室传导阻滞、偶发性期前收缩及暂时性二联律等现象,故用时需严密注意心律及心事变化,以防意外。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铃兰"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铁破锣
    ·下一篇:臭灵丹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葶苈茯苓丸红花龙胆中药美容秘方合口收功散牛黄八宝丸自事口草七物黄连汤起枕散土贝母[图]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丹参饮子羊肺《吴佩衡医案》小儿慢惊风颠茄草独脚金推荐两款夏季药膳食谱卵叶娃儿藤桃儿七蒌叶黑老虎今秋喝汤好处多秋季白色药膳宜清补四白汤秋风秋雨防秋愁丁香蓼[图]黄花苜蓿野百合蜈蚣旗根土附甜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