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凤眼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凤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Fènɡ Yǎn Cǎo

    【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果实。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末采果,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便血,尿血;外用治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2~3钱;果实外用适量,水煎冲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凤眼草

    《*辞典》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Fènɡ Yǎn Cǎo

    【别名】椿荚(《圣济总录》),樗荚(《纲目》),凤眼子(《兽医常用中药》),樗树凸凸(《山东中药》),樗树子(《山西中药志》),臭椿子(《江苏药材志》),春铃子(《医药卫生》(1):3~8,1973)。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之果实。8~9月果热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樗白皮"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干燥的翅果矩圆形,扁平,两端稍卷曲,长3.5~4厘米,宽1~1.2厘米,黄褐色,微现光泽,表面有细密的脉纹,膜质,中部具一条横向的凸纹,中央突起呈扁球形,内含种子一枚,少数翅果有残存的果柄。种子扁圆形,种皮黄褐色,内有两片黄绿色肥厚的富油的子叶。味苦,种子尤苦。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

    治痢疾,肠风便血,尿血,崩漏,白带。

    ①《嘉祐本草》:"大便下血。"

    ②《药材资料汇编》:"治肠风便血,小便下血,疗骨鲠。"

    ③《山东中药》:"为止血药。治妇女血崩。"

    ④《陕西中草药》:"功能同椿白皮(樗白皮),多用于止血。"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遗精阳萎;炒后研末治便血。"

    ⑥《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便血,尿血,血崩。"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痢疾,便血,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附方】

    ①治肠风泻血:椿荚,一半生用,一半烧存性,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椿荚散)

    ②治白带、尿道炎:凤眼草二两,炒黄研面,每服二钱,白开水送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o)

    ⑧洗头明目:凤眼草,烧灰淋水洗头,加椿皮灰尤佳。(《卫生易简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春铃子生药干燥压粉与等量蜜制成丸剂,每丸重2钱。每次1钱,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520例,经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25%,显效率43.26%。单纯型的疗效高于喘息型,虚寒型高于痰热型。此药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平喘较差。副作用多在服药后3、7、10天出现,第二、三疗程出现较少,主要为口干、恶心、大便干燥,除个别停药外,均自行消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凤眼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臭茉莉
    ·下一篇:蚕砂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唐慎微酸梅簕张璐木香诃黎勒丸木香和脾饮牛黄铁粉丹七制香附丸八角茴香[图]加味芍药甘草汤麻雀脑半枝莲荜澄茄山姜推荐两款夏季药膳食谱乌脚枪秋季呵护双手山乌桕山菅兰透脓散见血封口夏季过敏体质者忌食菠萝夏季衄血及牙龈肿痛患者忌食...春季早餐宜喝酸奶宫外孕Ⅱ号方春季食用哪些粥药膳调治遗精病玉屑杨梅树鸦葱小叶山鸡尾巴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