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鹿尾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鹿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Lù Wěi

    【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取出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阴干而成。一般认为马鹿尾品质较佳。

    【性味】甘、咸,温。

    【功能主治】补腰脊,益肾精。用于腰脊疼痛不能屈伸,头昏,耳鸣,滑精。

    【用法用量】2~3钱,多入丸剂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鹿尾

    《*辞典》

    【出处】《青海药材》

    【拼音名】Lù Wěi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尾巴,将鹿尾由尾椎骨处割下,挂起阴干;或将割下的带毛鹿尾,入水中浸润,取出,除去根部残肉、油脂,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用线穿挂通风处阴干,后置干燥处,宜多翻晒。商品,前者称"带毛鹿尾";后者称"不带毛鹿尾"。

    【生境分布】主产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鹿尾,形状粗短,略呈圆柱形,先端钝圆,基部稍宽,割断面不规则。带毛者长约15厘米,外有棕黄色毛,并带有一部分白毛;不带毛者较短,外面紫红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泽,常带有少数皱沟。质坚硬,气微腥。以粗壮、黑亮、不带毛。完整者为佳。一般以马鹿尾为好,梅花鹿尾瘦小,甚少采用。

    【炮制】洗净,切片,焙干。

    【性味】

    ①《青海药材》:"性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味甘咸。"

    【功能主治】

    ①《青海药材》:"为滋补药。治腰痛,阳痿。"

    ②《四川中药志》:"暖腰膝,益肾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肾虚遗精及头昏耳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剂。

    【注意】阳盛有热者忌服。

    【备注】四川所产的带毛鹿尾,为鹿科动物白鹿的尾部。长7~10厘米,呈长椭圆形或长三角形。背面毛密,呈青黑色,腹面毛稀疏,为灰白色,基部有残留的尾椎骨和皮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鹿尾"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鹿筋
    ·下一篇:鹿胎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滑冰防手腕跌伤夏季房事防中暑香膏秋季防肺部感染地柏冬季哪些疾病宜用狗肉食疗冬季儿童防病毒疹冬季分类食补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白薇金沸草牛筋草茅莓杏仁汤断肠草温阳通脉汤黑散子春季食用菠菜忌去根饮食与血型蔬菜的10种错误吃法利于牙齿美观的食物夏季运动有“处方”张仲景银鱼细叶桉西洋参通城虎灯笼泡素馨花双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