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菊叶三七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菊叶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Jú Yè Sān Qī

    【别名】土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血当归、破血丹

    【来源】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冬挖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夏秋采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菊三七

    《*辞典》

    【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Jú Sān Qī

    【别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药物志》),菊叶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狗头三七(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根。根于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取,除尽残存的茎、叶及泥土,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三七草"条。

    【生境分布】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状】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性味】

    甘苦,温。

    ①《滇南本草》:"味苦。"

    ②《纲目》:"味甘。"

    ③《四川中药志》:"味淡,性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

    ②《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

    ③《简易草药》:"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

    ④《草木便方》:"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

    ⑤《天宝本草》:"治包块癥瘕,妇女血滞,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症。"

    ⑥《国药的药理学》:"治血痢,月经过多,分娩后的后期出血等。又遇虎咬、毒蛇咬,蜂刺伤时,取汁涂敷伤处。"

    ⑦《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跌打,风痛:土三七鲜根二至三钱。黄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吐血:土三七根,捣碎调童便服。(《闽东本草》)

    ③治痨伤后腰痛:土三七煎蛋吃。(《四川中药志》)

    ④治产后血气痛:土三七捣细,泡开水加酒兑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三七草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大骨节病:取菊三七块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剂;或煎成药液配成12.5%及6.25%(供学龄儿童用)糖浆。每次20~30毫升,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成人患者70例,经1个月观察,有效率达88.6%,其中显效21例(占30%),好转41例(占58.6%);儿童患者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药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8天)关节疼痛即可减轻。有的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现象,这往往是药效的信号,如坚持继续服药,疼痛可自然消失。酊剂疗效似优于糖浆。服药后少数病例有恶心、呕吐等反应,有胃病史者尤易发生。

    【摘录】《*辞典》

    页首↑

    三七草

    《*辞典》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Sān Qī Cǎo

    【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牡丹(《天宝本草》),九头狮子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白田七草(《中国土农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或全草。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

    【源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肉质肥大。茎带肉质,高1米以上,嫩时紫红色,成长后多分枝,表面光滑,具细线棱。基生叶多数,丛生;有锯齿或作羽状分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绿色,两面脉上有短毛;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24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1对,3~5浅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疏生茎梢,长1.5~2厦米;总苞绿色,摘状或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16毫米,边缘膜质,半透明,10~12枚排成一列,基部外面附有数枚小苞片;花冠筒状,黄色,6裂,裂片线形至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尖;雄蕊5,药连合;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瘦果线形,细小,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荒地草丛中。-般多为庭园间栽培。分布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

    甘,平。

    ①《纲目》:"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菊叶三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萝藦
    ·下一篇:菝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吃火锅忌吃生食紫雪花春季服用硫酸亚铁忌与香椿同...华山参夏秋换季老年人忌常饮啤酒鹿衔草蕤仁白毛蛇百麦安神饮玳瑁鹿肾蜣螂辣蓼四物逍遥汤龙眼叶石榕夏季产后滋补忌过量四倍丸春季烹调忌将豆腐与菠菜一起...冬日里的健康饮品男人食巧克力抗感冒铁藤乌发药膳玉竹岩指甲花五香草盐肤木[图]水团花水梨藤石刷把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