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蜂毒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Fēnɡ Dú

    【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用1~5个蜂。捉到蜜蜂后,轻捏头部,然后迅速放于患处,将蜂尾贴于皮肤,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时蜂毒随螫针注入皮肤内,约1分钟,将蜂弹去,拔出螫刺。此时螫处呈现出一小肿包,约指甲大小,20分钟后,局部红肿、发热,有舒适感。一般24小时后作用消除,患处恢复常态。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

    【注意】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治中毒现象发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蜂毒

    《*辞典》

    【出处】《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Fēnɡ Dú

    【别名】蜜蜂毒素(《药材学》)

    【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之工蜂尾部螫刺腺内的有毒液体。

    【化学成分】蜂毒以大胡蜂毒性最强,蜜蜂次之。蜂毒的毒性成分有磷脂酶A、脱氧酶抑制因子及多肽类,其中亦含蚁酸等酸类,但非毒性中心成分;蜂毒又含组胺1.0~1.5%。

    【药理作用】

    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大白鼠经蜂(意大利种)螫后,肾上腺维生素C与胆甾醇含量均降低,两者的降低有平行的趋势,而以维生素C降低较明显,此作用与注射促皮质激素相似,1只蜜蜂的蜂毒螫入大白鼠,其效果约等于4个单位的促皮质激素的作用。临床上蜂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蜂毒的有效成分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2.5毫克/公斤给予小白鼠,可延长环己巴比妥、水合氯醛、乌拉坦的催眠作用;同剂量可以防止土的宁、烟碱所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所引起的惊厥。

    ③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蜂毒0.1~0.2毫克/公斤对猫、狗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跳加快,此毒素对末梢的M-胆碱能受体及中枢的N-胆碱能受体表现解胆碱作用;并能防止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降压,但对金雀花碱、肾上腺素刺激交感神经所产生的血压变化则无影响。除去蜂毒中的刺激部分(所得者称Forgenin及Apieur),于在体兔耳灌流时使血管稍扩张,流出的液体可抑制离体蛙心,但静脉注射于在位兔心并无影响,对阿托品处理后的家兔有升压作用,并使家兔血球溶解。

    ④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蜂毒制剂“Melissin”不增加消化液的量,但可减少食物引起的胃液分泌,活动减弱,此作用主要为神经机制,可用于胃分泌功能亢进的患者。蜂毒可使离体大白鼠肠管张力增加,罂粟碱、解痉素可拮抗之,但阿托品则否。

    ⑤其他作用

    蜂毒有镇痛作用,可用于各种神经痛。并能抗菌,用1:50000的蜂毒水溶液可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其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可促进患病机体恢复。曾用于亚急性红斑狼疮。Forgenin与Apicur对蛙运动神经末梢及家兔角膜有麻痹作用。

    ⑥蜂毒引起的毒性反应

    ㈠局部反应:蜂螫机体后,引起疼痛、起泡、灼热、浮肿等炎症反应,蜂毒涂于完整皮肤上,不起任何作用,但对粘膜则引起显著反应;蜂毒进入胃肠道时,很快被酶所分解而失去毒性,因此临床应用不宜口服。㈡全身反应:取决于蜂毒的量与机体的敏感性,蜂毒与蛇毒一样,能伤害血管内皮,并引起大多数内脏出血(解剖死于蜂毒之小白鼠),其1:300000表现溶血作用,并可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舒张,特别是内脏血管,此外还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产生降压。蜂毒对神经系统的毒害,表现在动物发生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最后麻痹,呼吸停止而死亡。蜂毒的半数致死量:小白鼠皮下注射18.3±0.92毫克/公斤,腹腔注射3±0.41毫克/公斤;大白鼠皮下注射31.5±6.7毫克/公斤,腹腔注射7.5±0.34毫克/公斤。㈢临床使用过程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痒、头昏、恶心、全身无力、脉速、体温升高及嗜眠;妇女、小孩和老人对蜂毒较敏感,一般人只要200~300只蜂螫才出现毒性症状,500只蜂螫可致死;但对蜂毒过敏者,只要1只蜂螫便会引起全身反应;养蜂人血中能产生耐毒物质,即使大量蜜蜂螫刺,亦无反应。㈣有认为蜂毒与组织胺一样促进胃液分泌,对心脏、呼吸、血压、离体肠管、子宫、皮肤血管的反应亦同;500个蜂毒囊,以5毫升蒸馏水所得的浸出液中游离甲醛含量为1.25022克/100毫升,蜂毒与甲醛均能破坏血球,使草履虫细胞溶解,如将蜂毒中游离酸中和,则上述作用消失,因此认为从蜂毒的化学与生物学反应看来,其作用与甲醛、组织胺有关。

    【功能主治】

    ①《药材学》:“对支气管喘息、甲状脓肿、某些高血压病、风湿及脓肿有效。”

    ②《吉林中草药》:“祛风湿。治风湿性关节炎。”

    【注意】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均禁用蜂毒。儿童和老年人对蜂毒极其敏感,亦需注意。

    【临床应用】用蜂毒治病是一种民间疗法,由来以久。原始方法是捕捉蜜蜂直接螫刺皮肤表面,俟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后(约3~5分钟),再拔除螫刺。此法的手续繁复,且局部有剧烈的疼痛,须预先用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近代的蜂毒疗法系采用预先制备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行皮内注射。皮内注射以200蜂毒为一疗程,开始以1蜂毒(约0.1毫升量)作皮内注射,如无不良反应,可隔日递增1蜂毒,直至1次注射10蜂毒,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应用维持剂量,每次3~6蜂毒,隔日1次,至总量达200蜂毒为止,全程约需3个月,注射部位可采用两侧上臂或大腿背面皮肤,轮替注射;或按不同病患部位,在痛点周围进行注射;也可参照经穴原则,行穴位注射。曾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结节性红斑、风温热、风湿性心脏病、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痛风、美尼尔氏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腰骶神经根炎、虹膜睫状体炎、感觉神经失调、原因不明的关节痛等100余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例如风湿性关节炎94例,明显进步者23佛;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明罩进步6例;支气管哮喘哮喘,明显进步6例。副作用:注射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出观全身风疹块,或头昏、恶心、脉速、体温升高等,安静休息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多可恢复;局部反应有红肿、瘙痒、疼痛,红肿直径在1~10厘米内者不须特殊处理,约1~3天能自行消退,如直径超过10厘米者,即不宜再行蜂毒治疗。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蜂毒"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蜂乳
    ·下一篇:蜂胶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少师承淡安椰子糯米蒸鸡饭山麦冬[图]广藿香[图]炒面粥白芷子弹由背透胸出,由伤处检出...路路通赭石清热解毒利湿汤瓶尔小草一碗泡秋季“喝”清洁高营养的清新...天凉谨防骨“作怪”节节茶消痔千金散秋季抗癌首选甘薯水肿茯苓煎春季树上的野菜忌炒吃春季儿童防桃花癣炎夏怎样给身体补水止泻木铁树郁金香大独脚金鰕虎鱼五指山参松子仁胃炎煎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