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á Lóu
【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
【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全株0.5~1两,果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Jiǎ Jǔ
【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荜拨、巴岩香(《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胡椒种植物假蒟的根。
【源形态】秃净灌木或亚灌木。茎基部匍匐状,上部直立或攀援,节膨大。叶互生,近膜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7~12厘米,宽约5~1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色;主脉5~7条,细脉网状;叶柄长1~3厘米。花小,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于茎端叶腋间抽出,雄花序长约2.5厘米,雌花序长6~8毫米;花序柄长1~2.5厘米;苞片盾状,与中轴合生,直径约6毫米;无花被,花柱3~5枚,最初不大凸起,最后外弯。浆果密集成桑椹状,青色。花期秋季。果期秋、冬季。
【生境分布】生园林或树林中半阴处。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
治疟疾,脚气,牙痛,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牙痛,洗烂脚。"
②《本草求原》:"洗痔疮。"
③《岭南采药录》:"和鸡卵煮食之,能疗疟疾。凡患血箭疮,捣敷之。理脚气症,水煎内服外洗。"
④《野生药植图说》:"煎水洗涤溃疡、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龋齿痛:假蒌根五钱。水煎含漱。(《广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Jiǎ Jǔ Guǒ Suì
【别名】假蒟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辛,温。"
【功能主治】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暖胃,驱风行气。治腹胀腹痛,肠炎腹泻,食欲不振,肾炎水肿,风湿痛。"
②《广东中草药》:"化湿消肿,行气通窍,消滞化痰。治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疝气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附方】治牙痛:假蒟子五钱。煎水含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Jiǎ Jǔ Yè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叶片。
【性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无毒。"
②《本草求原》:"苦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祛风,消肿。治胃寒痛,腹痛气胀,风湿腰痛,产后气虚脚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产后气虚脚肿,煮大头鱼食或煲水洗。"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驱风。治脚气浮肿,腹痛气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温中,治胃寒痛,洗烂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①治气滞腹痛:假蒟叶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风湿腰痛:假蒟叶一两,水煎,加盐、油调味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产后脚肿:假蒟叶、鲿鱼,煮醋食。(《本草求原》)
④治病后风寒:假蒟叶煎水洗脚。(《本草求原》)
⑤治跌打肿痛:假蒟叶适量,捣烂酒炒,敷患处。另用假蒟全草四两,切碎,用好酒二斤,浸五日,日服三次,每次一两。(《广西中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假蒟叶适量,捣烂敷伤处。或用干假蒟叶研粉,撒伤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