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ǎ Sào Zhou
【别名】白花羊牯枣
【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Vogel)Koehne,以根和全株入药。
【性味】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用于肺热咳血,肺脓肿,疮痈疖肿,便血,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扭伤,脱臼,骨折。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和酒糟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Měi Lì Hú Zhī Zǐ
【别名】三妹木、假蓝根、碎蓝本、沙牛木(《广西中草药》),夜关门、鸡丢枝、三必根(《广西药植名录》),红布纱、马须草、马乌柴、羊古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茎叶。春至秋季采收。
【源形态】
美丽胡枝子,又名:马扫帚、马拂帚。
直立灌木,高1~2米。幼枝有细毛。复叶有小叶3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9厘米,宽1~5厘米,先端急尖,圆钝或微凹,有小尖,基部楔形,下面密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单生或数个排成圆锥状,长6~15厘米;总花梗长1~4厘米,密生短柔毛;小苞片卵状披针形、狭矩形或线形,长约4毫米,被长柔毛;萼齿与萼筒近等长或较长,密被黄绿色短栗毛,裂片卵形,渐尖,或为披针形;花冠紫红色或白色,长1~1.2厘米,龙骨瓣在花盛开时较旗瓣为长,或近于等长;花梗短,有毛。荚果卵形、矩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稍偏斜,长5~12毫米,有短尖,密被锈色短柔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或杂草丛中。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
【附方】治小便不利:美丽胡枝子鲜茎、叶一至二两,金丝草鲜全草一两,水煎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Měi Lì Hú Zhī Zǐ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
【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
清肺热,祛风湿,散瘀血。治肺痈,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止血,除湿热,清凉,解毒,治肚痛。"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清肺,散风,止泻。"
③《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④《福建中草药》:"治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治扭伤、脱臼、骨折:美丽胡杖子鲜根和酒糟捣烂,敷伤处。或美丽胡枝子鲜根二重皮和朱砂根鲜根等量,捣烂,黄酒炒热外敷。若骨折、脱臼者,应先复位后敷药。(《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
【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