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亮菌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亮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Liànɡ Jūn

    【别名】假蜜环菌、假蜜环蕈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亮菌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ex Fr.)Bres. [Armiooarialla tabescens Scop. ex Fr.]。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分布于江苏。

    【炮制】现已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从培养物中提取分离得一种新的香豆素化合物——假蜜环菌甲素。制成注射剂供用。(原菌株采自发光柳树朽木)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主治胆囊炎,肝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亮菌

    《*辞典》

    【出处】江苏《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

    【拼音名】Liànɡ Jūn

    【来源】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人工培养。民间也有采挖生有假蜜环菌苗丝体的腐朽树根或树桩供用。

    【源形态】子实体丛生,不发荧光。菌盖初呈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宽3~6厘米,蜜黄色,有平伏毛状小鳞片。菌褶延生,浅蜜黄色,不等长,稍稀。菌柄杏仁黄色,基部色较深,上部稍细,纤维质,内部松软,有平伏毛状鳞片,渐变光滑。抱子广椭圆形,光滑,无色,7.2~8.4x5~6.5微米。菌丝体在培养基上初生时白色,在暗处发出浅蓝色荧光。老化后转变为黄棕色至棕褐色,不发光。具发达的根状菌索。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树的基部或桩上,子实体可食。分布河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

    【化学成分】含假蜜环菌甲素、乙素、丙素及甘露醇。

    【功能主治】治胆囊炎、肝炎、阑尾炎、中耳炎等。

    【用法用量】煎剂: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片剂:每次10片,每日三次。

    【临床应用】

    ①治胆囊炎

    治疗急、慢性胆囊炎778例,疗程急性病例15天,慢性病例1~2月。有效率93.7%,治愈率10.66%。通过26例胆囊造影复查,其中15例浓缩及排空功能恢复正常;2例浓缩功能好转;6例功能仍不正常;胆囊造影不显影者,治疗后3例显影。服法同"用法与用量"项。

    ②治肝炎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痘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型肝炎、重型肝炎、复发型肝炎共459例。疗程:10天为一疗程,急性病例服药最短20天,最长2个月。疗效以急性黄疸型肝炎为最好,治愈率97.1%,有效率98.8%;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及复发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慢性和迁延型肝炎亦有一定疗效,有半数治愈。服法同"用法与用量"项。

    ③治阑尾炎

    治疗93例阑尾炎,有效率83.8%,治愈率74.1%。剂量:成人第1~2天每次服煎剂100~200毫升,每4或6小时一次,以后每次100毫升,每6小时一次。失败病例改用手术治疗

    ④治中耳炎

    治疗急性中耳炎59例,治愈26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慢性中耳炎5例,痊愈3例,有效2例。疗程:急性者3~15天,慢性者5~18天。服法见"用法与用量"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亮菌"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雷蘑
    ·下一篇:鸡枞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跳八丈少阴伤寒夏季水上做操和中丸张从正安神汤七物黄连汤广防己[图]核桃仁密蒙花养荣汤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发生食物中...大发表山大黄(华北大黄)退肿膏半春莲白石花夏季防阴囊湿疹金秋旅游与花粉症秋凉胃里需“暖和”柴胡蚤休汤樝子一扫光崖松多枝婆婆纳藓生马先蒿乌木屑蕹菜万寿菊暖宫定痛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