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Lónɡ Chuán Huā
【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
【来源】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入药。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调经,降压。根、茎:肺结核咯血,胃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花:月经不调,闭经,高血压。
【用法用量】根、茎0.5~1两,花3~5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Lónɡ Chuán Huā
【别名】卖子木(《唐本草》),红绣球、山丹(《学圃杂疏》),五月花(《生草药性备要》),映山红(《本草求原》),牛兰、珠桐、番海棠(《岭南采药录》),大将军(《广西中药志》),红樱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源形态】常绿灌木,高0.5~2米。小枝深棕色。叶对生,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5~13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主脉两面突出;叶柄短,长约5毫米;托叶生于两叶柄间,绿色,抱茎,先端具软刺状突起。聚伞花序顶生,密聚成伞房状,花序柄深红色,苞片极小,红色,齿状;萼宿存,深红色,光滑无毛,4浅裂,裂片钝齿状;花冠高脚盆状,略带肉质,红色,裂片4,近圆形,先端浑圆,开放时,直径约1厘米,花冠管细长;雄蕊4,着生管口,花丝极短,花药黄色;雌蕊1,红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浅裂,略张开。浆果近圆形,成熟时黑红色。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
甘辛,凉。
①《本草求原》:"淡辛,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咄脓,祛风,止痛,理痰火。"
②《广西中药志》:"散瘀,续筋,接骨,止痛。治折伤。"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降压,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
①治高血压: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月经不调,闭经: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Lónɡ Chuán Huā Gēn
【别名】红缨花树根(《广东中医》4(9):378,1959)。
【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根。
【性味】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活血通络。治咳血,胃痛,疮疡,跌打外伤,风湿肿痛,妇女经闭。"
【附方】治肺结核咯血:红缨花树根二两,甘草三钱。水煎三小时,一次服。或加瘦猪肉二两同煎服。(《广东中医》)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Lónɡ Chuán Huā Jīnɡ Yè
【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卖子木后,粗捣,用酥炒,令酥尽为度,入用。每一两用酥二分为度。"
【性味】《唐本草》:"味甘微咸,平(一作’微温,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唐本草》:"主折伤血内涸,续绝,补骨髓,止痛,安胎。"
【附方】
①治诸毒疮及湿疥,去死肉,生新肉:龙船花叶二、三十块做一叠,用银簪刺数十孔,好醋一钵,将叶放醋内同蒸,俟冷后,取一叶贴毒上,将干即换。(《岭南采药录》)
②治跌打损伤,痪血疼痛,疮疖痈肿:龙船花茎叶捣烂外敷,或全株晒干研粉,用水调敷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