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石蕨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石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í Jué

    【别名】石豇豆、石豆角、石针、石小豆、鸭舌韦、鸭舌鱼鳖

    【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石蕨属植物石蕨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 (Gies.) Ching[S. taeniodes (C. Chr.) Ching],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四季可采,连根挖出,洗净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咯血,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苍条鱼鳖

    《*辞典》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拼音名】Cānɡ Tiáo Yú Biē

    【别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株。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黑色;根状茎细弱,长而横走,有网状中柱,密被鳞片;鳞片卵圆披针形,生长在先端的淡棕色,在老茎上的褐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革质,狭线形,长3~9厘米,宽1.5~3.5毫米,边缘强反卷,叶上初被星状毛,久则脱落,中肋上面呈沟状,下面凸出,密被黄色星状毛,叶脉网状,隐没不现;无柄或有短柄,有关节。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及边缘间各一行,常为反卷的叶缘所覆盖。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阴湿的石上,溪边,或枯树上。分布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

    ②《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

    ③《湖南药物志》:"活血通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滴鼻。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筋骨痛:石蕨鲜叶,捣烂。取其自然汁,滴入鼻内。(《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急惊风:鸭舌韦一两,一枝黄花根五至六钱,半边莲、寒扭(蔷薇科高粱泡)根各四至五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石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石榕
    ·下一篇:节节茶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夜香牛山香伯高冬季吃火锅忌不通风薄荷汤秋季防心脏病宜吃核桃温病兼呕吐冬季防“季节性情绪失调症”...牛黄丸闭鞘姜七汁饮薤白粥鸡冠花松节油槟榔散大叶铁包金小承气汤龙眼根春季宜养肝和肺祛痘小秘方 17款自制面膜屏风草舒胸益气汤春季饮食养生讲究“三春”野葡萄根雁来红多枝婆婆纳乌木屑土附咽喉甘露饮当归芍药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