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火殃簕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火殃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

    【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以茎、叶(去净汁液);液汁(茎、叶切开流出白色液体)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茎、叶:消肿,拔毒,止泻。用于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肿痛。

    液汁:泻下,逐水,止痒。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用法用量】

    急性胃肠炎:鲜茎1~2两,去皮刺切碎或鲜叶7片去头尾,流净液汁,加大米5钱炒至焦黄色,水二碗煎服;

    疟疾:茎心切成黄豆大,以龙眼肉或胶囊包裹,于发作前5小时吞服;

    跌打肿痛:鲜茎1两切碎炒黑,水酒各半煎服。

    肝硬化腹水:用液汁和面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2丸,以泻为度,孕妇忌服。

    皮癣:用液汁搽患处。

    【备注】(1)本品有毒!必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液汁接触,可引起发炎,起水泡;若液汁入眼,可致失明。误食小量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粘膜,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等。解救方法:皮肤接触液汁应立即用清水洗涤或给予止痛剂。误食者应注意口腔的保护和清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保温、注射兴奋剂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火秧竻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杨丫(《岭南草药志》),金刚树、纯阳草、千年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火焰、臭松、苔哥刺(《梧建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茎。全年可采。

    【源形态】直立、肉质、秃净灌木或乔木,高可达7米,含白色乳汁。树皮灰白色,有浅裂纹;老枝圆柱状,或钝三至六角形;小枝有3~5条厚而作波浪形的翅,翅的凹陷处有一对利刺。单叶耳生;少而小,具短柄,由翅边发出,肉质;倒卵形,先端浑圆,长8~12厘米,宽3~4厘米,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浅。聚伞花序由3个总苞构成。具短柄,生于翅的凹陷处;总苞半球形,直径约1厘米,黄色;花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总苞内;雄花多数,有1具柄的雄蕊,通常有极小的苞片;雌花无柄,生于总苞的中央,仅有1个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离,2裂。蒴果球形,径约1厘米。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于村舍附近或园边,多栽培作观赏及绿篱用。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炮制】去青皮,切片,炒透至焦黄。

    【性味】

    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婴》:"味苦。"

    ②《本草求原》:’涩,温。"

    ③《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火秧竻)割开两边,用火焙热贴之。"

    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食精肉汤以解其毒。"

    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治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入丸剂,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臌胀:火秧竻胶(茎梗割开流出之白色胶)、炒米粉、百草霜。上三味和匀为小丸,晒干,朱砂为衣。大人服-钱,小孩服七分,用山楂、砂仁、白芍煎水送服,隔日清晨服一次。服后待泻四、五次时,可服温白粥则泻止。戒盐及盐制食品一百天。

    ②治大便秘结:火秧竻汁,加适当番薯粉,为小丸如绿豆大,用新瓦焙干侯用,每服一丸。

    ③治疟疾:火秧芳心,切成黄豆大,用龙眼肉包裹,于发病前五小时吞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疥癞:火秧竻(切片),以香油二两,贮瓦器,煎至笼焦黑色,去竻存油,和入川连、枯矾、樟脑、三仙丹、雄黄、蛇床子,为末,带热敷之。(《岭南采药录》)

    ⑤治癣:火秧竻鲜枝茎去皮,捣烂绞汁涂抹。(《福建中草药》)

    ⑥治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火秧竻鲜茎捣汁,加入面粉调匀,煮热外敷;或茎、叶捣烂,加热外敷。(《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火秧竻蕊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Huǒ Yānɡ Lè Ruǐ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

    【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治臌胀。"

    【摘录】《*辞典》

    页首↑

    火秧竻叶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Huǒ Yānɡ Lè Yè

    【来源】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清热化滞,解毒行瘀。治热滞泄泻,痧秽吐泻转筋,疔疮,跌打积瘀。

    ①《生草药性备要》:"能去毒,治热滞泻。"

    ②《本草求原》:"解毒,洗骨痛,焙热治无名肿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泄泻。跌打积瘀而大小便不通,取其叶切细,和生米炒至米黄色为度,随下酒煮之,饮其酒即下瘀血。"

    ④《福建中草药》:"拔脓攻毒。"

    【附方】

    ①治霍乱:火秧竻叶,开水洗净,嚼烂咽下,以食至舌头有难过时即止。(《岭南草药志》)

    ②治蛇头疔:火秧竻叶捣碎,用冷开水洗去汁,取渣加蜂蜜或红糖捣匀外敷。(《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火殃簕"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火油草
    ·下一篇:火索麻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幌伞枫葶苈丸立秋防热伤风封脐丹冬季注意瘙痒是疾病的信号紫藤秋季添衣忌过多过快大血藤[图]薤白粥小叶莲[图]赤石脂荜澄茄大便下血证桑白皮小檗千金藤龙齿节节草治入秋痢疾食疗方养气汤土槿皮大人血七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晚秋进补宜食芡实顺气散饮食与血型猪笼草越王余算莠狗尾草升麻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