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贝齿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贝齿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Bèi Chǐ

    【来源】

    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山猫宝贝Cypraca (Lyncina) lynx (L.)、绶贝Mauritia arabica (L.)或眼球贝(拟名)Erosaria (Ravitrona) helvola (L.)。

    白贝齿为宝贝科动物环纹货贝Monetaria (Ornametaria) annulus (L.)、拟枣贝Erronea errones (L.)或货贝Monetaria moneta (L.)。

    以贝壳入药。5~7月间,自海中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清心安神,平肝明目。用于惊悸心烦不眠,小儿斑疹,目赤云翳。

    【用法用量】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贝子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Bèi Zǐ

    【别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月间于海边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源形态】

    ①货贝(《纲目》)

    贝壳小型坚固,略成卵圆形;壳长约2.8厘米,宽2厘米左右,高1~1.4厘米。背部中央高凸,两侧坚厚而低平,后方两侧有钝的结节;贝壳表面被珐琅质,有光泽,呈鲜黄色、黄白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具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细环纹。螺层完全为珐琅质遮盖,背线不明显。基都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内外两唇周缘,各有细白的齿约12~14个。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两侧伸展呈片状,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分枝的触手。头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的珊瑚礁间,潮退后多隐藏在石块下及珊瑚礁洞穴内。分布南海一带。

    ②环纹货贝

    贝壳呈卵圆形,长约2.8厘米,宽约1.9厘米,高约1.3厘米。贝壳背部周围有一橘黄色的环纹,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环纹外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基部白色。壳口两唇缘齿各约12个左右。

    分布南海-带。

    【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性状】全体略呈卵圆形,长约2.5厘米左右,宽1.5~2厘米,高1厘米余。表面光滑,黄色、黄白色、灰绿色。背部有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环纹,有的背部灰蓝色,周围有橘黄色环纹。壳口两唇周缘有齿12枚以上。质坚硬.气无,味淡。以个小、色白、壳厚、不碎者为佳。

    【炮制】

    贝齿:洗净晒干,捣碎。煅贝齿:取洗净的贝齿,置坩埚中,入炉火煅红,取出放冷,捣碎即成。

    《雷公炮炙论》:"凡使(贝齿)先用苦酒与蜜相对秤,二味相和,将贝齿于酒蜜中蒸,取出,却于清酒中淘令净,研用。"

    【性味】

    咸,凉.

    ①《本经》:"味咸,平。"

    ②《日华子本草》:"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翳,痢疾。

    ①《本经》:"主目翳,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

    ②《别录》:"除寒热温疰,解肌,散结热。"

    ③《药性论》:"能破五淋,利小便,治伤寒狂热。"

    ④《海药本草》:"主水气浮肿及孩子疳蚀吐乳。"

    ⑤《纲目》:"治鼻渊出脓血,下痢,男子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先煎),2~5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附方】

    ①治妇人热结成淋,小便引痛,或时溺血,或如小豆汁:贝齿一(二)两,葵子三两,石燕二两,滑石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研过,食前以葱白汤调下-钱。(《圣惠方》)贝齿散)

    ②治二便关格不通,闷胀:贝齿三枚,甘遂三铢。为末,浆水和服。(《肘后方》)

    ③治鼻渊脓血:贝子烧研,每酒服二钱,日三服。(《纲目》)

    ④治下疳阴疮:白海蚆三个,煅红研末搽之。(《简便单方》)

    ⑤治目中生息肉、肤翳,稍长欲满目,闭瞳子及生管珠:贝齿(烧末)七枚,真珠等分。上二味合治如粉,以注翳肉上,日三度。(《千金方》)

    ⑥治目风热亦,生肤翳:贝齿七枚(烧为末、细研),真珠一分(捣罗末、细研),龙脑(研)半钱。上三味合研如粉,每点如黍米大于翳膜上,日三度。(《圣济总录》贝齿散)

    【摘录】《*辞典》

    页首↑

    紫贝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Zǐ Bèi

    【别名】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或绶贝等的贝壳。5~7月间捕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源形态】

    ①蛇首眼球贝

    贝壳小型,坚固,略呈卵圆形。壳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高约1.5厘米。贝壳表面被有一层珐琅质,光滑,有美丽的光泽。成贝的螺旋部为珐琅质所埋没,体螺层占全壳极大部分。贝壳周缘呈深褐色,前后端为淡褐色,背面有大小不同的白斑散布,腹面周缘呈灰青色。壳口狭长,内外两唇周缘各有细白的齿14~17个。幼体的壳薄,可看到2~3个螺层,壳面乳白色,背面中部有一条宽褐色带。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头部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岩石或珊瑚礁的洞穴内。肉食性,以海绵、有孔虫及小的甲壳类动物为食。分布海南岛、西沙群岛一带。

    ②山猫宝贝

    贝壳中型,壳长约4.3厘米,宽约2.7厘米,高约2.2厘米,周缘及底部呈白色;背面呈褐色,上布有不规则的深褐色及淡蓝色的斑点。壳口唇周缘各有齿26~29个,齿间为血红色。

    分布同上种。

    ③绶贝(《纲目》)

    贝壳中型,壳长约4.5厘米,宽约2.7厘米,高约2.1厘米。周缘为乳红色,上有暗蓝褐色斑点,两端呈暗褐色;背面为灰白色,具稠密褐色的不规则纵纹。底壳微红色,周缘有暗蓝色斑点散布。壳口两唇周缘微红色,各有褐色细齿23~26个。

    分布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福建、台湾等地。

    【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台湾、福建等地。

    【性状】全体略呈卵圆形,腹面扁平,前端略宽,前后两端均凹入呈圆口状,壳口两唇周缘有多数细齿。壳面平滑,有美丽的光泽。紫色、棕色或褐色,有多数暗紫棕色与白色交错的斑纹或圆形小点。质坚硬,气无,味淡。以紫色、壳厚、完整、洁净者为佳。

    【化学成分】绶贝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47%;尚含少量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有机质则被破坏。

    【炮制】紫贝齿:洗净,晒干,捣碎。煅紫贝齿:取洗净的紫贝齿,置坩埚中,子火炉内煅红,取出放凉、捣碎。或研成细粉。

    【性味】

    咸,平。

    ①《食性本草》:"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咸。"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肝。"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安神,明目。治热毒目翳,小儿斑疹入目,惊惕不眠。

    ①《唐本草》:"明目,去热毒。"

    ②《纲目》:"治小儿癍疹目翳。"

    ③《饮片新参》:"清心,平肝安神,治惊惕不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研末。外用:水飞点眼。

    【附方】治小儿痘疹入眼:紫贝一个(生用)为末,用羊子肝批开,参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婴童百问》紫贝散)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贝齿"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孔雀草
    ·下一篇:煨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承淡安木香附子汤巴戟天灯台树秋季忌忽视头皮屑青粱米小米龙眼粥少阳病小柴胡汤证马勃[图]苍耳子百部斑蝥少阴病苦酒汤证冬瓜皮牛耳大黄夏季宜穿皮革凉鞋银毛委陵菜滴水珠冬季御寒保健粥黑奴丸春季宜吃树上佳蔬不同音乐对大脑影响不同铁草鞋眼子菜双肾藤越橘蘡薁小三棵针娑罗子八仙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