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紫草茸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紫草茸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Zǐ Cǎo Rónɡ

    【别名】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

    【来源】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质。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待成虫成熟后采胶。一般在7~8月间进行,将采回的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铺成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的一层,并在最初几天内每日翻动一次,以后可以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斑疹不透,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5~3钱。

    【备注】(1)紫草茸有异物同名问题,用发痘疱的紫草茸应为根头有白毛的紫草,亦即紫草之带嫩苗者,而非紫胶。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紫草茸

    《*辞典》

    【出处】《本草逢原》

    【拼音名】Zǐ Cǎo Rónɡ

    【别名】赤胶(《吴录》),紫矿(《唐本草》),紫梗(《纲目》),紫胶(蔡邦华《昆虫分类学》),虫胶(《中药志》)。

    【来源】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7~8月间采收,将长有紫胶的枝条剪下,取胶去枝,置干燥、阴凉通风处,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源形态】

    紫胶虫,又名:胶虫。

    雌虫身体为不规则的圆球状,呈黄褐色至紫红琥珀色。表面有3个突起;其1为肛门;另2个为中胸气门,周围环绕有丝状蜡质。无足,腹部无气门。触角细小,不易见。肛门四周有肛门环和肛门棘包围。雄虫身体为长棱形,呈鲜朱红色,体长2~3毫米,前方有1对背单眼及1对腹单眼,皆细小。触角1对,细长,向前伸。翅薄,或缺如。足3对,细弱,呈浅黄色。

    此虫1年发生两代。幼虫分别于每年4~5月和9~10月间孵化。孵化后,爬到寄主树的树枝上聚集,吸取树液,并分泌胶质覆盖体外。初分泌的紫胶似稠粘的半流质,干燥后为坚硬固体。随着胶虫生长发育,泌胶愈来愈多,乃至各虫体相互连成一片。雌雄虫都在其固有的胶壳内发育。

    【生境分布】紫胶虫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台湾、广东等地亦有。寄主植物有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大叶榕、小叶榕等树。主产云南、四川、台湾等地;西藏部分地区和广东等地亦产。国外产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亦有培养。

    【性状】呈半圆柱状,长短宽狭不一,长3~10厘米,宽1~1.5厘米。紫褐色或紫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及小虫眼孔隙,附着于树枝处呈凹沟状,边缘钝圆。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有平行排列的长圆形或圆形虫窝,内有长卵形或圆形虫尸,褐色或暗红色。气微臭,味淡。遇热则软化而粘,以块大、色紫、质坚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虫胶质74.5%,蜡4~6%,色素6.5%,虫体、木片等夹杂物9.5%,水分3.5%。虫胶质为虫胶酸及油桐酸等所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蜡为紫胶虫醇、虫漆蜡醇等与虫漆蜡酸、紫胶虫酸等所组成的酯。色素主为虫漆酸,是一种蒽醌衍生物的红色素。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留木枝,筛去灰屑。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③《中药志》:"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麻疹、斑疹不易透发,产后血晕,带下,疮疥肿毒。

    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疮生肉。"

    ②《海药本草》:"治湿痒疮疥,宜入膏用。"

    ③《中药志》:"治斑疹不透,麻疹不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产后血运,狂言失志:紫矿一两。为末,酒服二钱匕。(《徐氏家传方》)

    ②治血崩:紫矿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食前。(《杨氏家藏方》紫矿散。)

    ③治齿缝出血:紫矿、乳香、麝香、白矾等分。为末,掺之,水漱。(《卫生易简方》)

    【名家论述】

    ①《本经缝原》:"紫矿即紫草茸。古方治五脏邪气,金疮崩漏,破积血,生肌止痛。今人专治痘疮,有活血起胀之功,无咸寒作泻之患,其功倍于紫草,故以紫草茸呼之,实非紫草同类也。"

    ②《痘学真传》:"紫草茸,发痘。每遇血热毒壅,失血烦闷,顶陷不起,疮疔肿胀,于清解药中,研加四、五,无不效,惜乎方书不载,不敢擅增本草。近见《神应心书》独标紫草茸色淡红,出乌思藏,着大树枝上,如白蜡,其价如千金,不特发痘,用酒调服一二钱,能治诸肿毒恶疮。又云,顺手擂一钱酒下,力能催生。"

    【摘录】《*辞典》

    页首↑

    紫草茸

    《*辞典》

    【拼音名】Zǐ Cǎo Rónɡ

    【英文名】LACCA

    【别名】加杰(藏药名)

    【来源】本品为胶蚧科动物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的雌体寄生于豆科檀属DalbergiaL.f.和梧桐科火绳树属Eriolaenea DC.等为主的多种植物的树干上,所分泌的胶质物。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半圆柱状,长1~7cm,宽1~1.5cm,表面红黄色或紫褐色,凹凸不平,有皱纹、小虫眼及孔隙。附着于树枝处并凹入成沟,边缘钝圆。质硬而脆,断面可见放射状排列的长圆形虫窝,其内常见白色粉末或紫黑色虫之尸体。气微,味微涩。

    【鉴别】本品遇热即软化熔解,并放出大量气泡而体积膨胀;燃烧时产生黑烟和特臭。

    【炮制】除去杂质。

    【性味】甘、咸,平。

    【功能主治】消毒,止血,活血化瘀。用于血痨热,肿毒恶疮,瘀血不化。

    【用法用量】1.5~6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紫草茸"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紫草
    ·下一篇:紫弹树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半把伞小儿痉病(痉者其颈项硬直也...焦槟榔红花龙胆白花丹分珠散偶患大便下血甚剧,血止已月...大补元煎山柰[图]秋季服用安体舒通忌与荸荠同...白云花根盾叶薯蓣绿笋片鸡肫草金丝草夏季茶疗降血压夏季宜穿皮革凉鞋黄蓬花肾着汤龙眼核四方木皮金秋旅游与花粉症猪靥猪肾雪里见行夜小通草[图]小萹蓄威灵仙铜骨七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