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紫薇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紫薇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Zǐ Wēi

    【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

    【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根随时可采。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各种出血,骨折,乳腺炎,湿疹,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紫薇花

    《*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Zǐ Wēi Huā

    【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痒痒花(《滇南本草》整理本),宝幡花、五爪金龙(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花。

    【源形态】

    紫薇(《酉阳杂俎》),又名:猴郎达树(《酉阳杂俎》),不耐痒树(《曲洧旧闻》)。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枝条光滑,幼枝具4棱,叶对生或近于对生,上部的互生;叶近乎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7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平滑无毛,或下面沿主脉上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萼长7~10毫米,萼筒外部不具棱槽,顶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近圆形,紫色,边缘皱曲,基部成爪;雄蕊36~42,外侧6枚的花丝较长,花药较大,呈绿色,花粉粒紫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长9~13毫米,宽8~11毫米。花期5~8月。

    本植物的根(紫薇根)、叶(紫薇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微酸。"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产后血崩不止,血隔癥瘕,崩中,带下淋漓,疥癞癣疮。"

    ②《岭南采药录》:"治小儿烂头胎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治风丹:紫薇花一两。煎水煮醪糟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紫薇根

    《*辞典》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Zǐ Wēi Gēn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根,全年可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谷甾醇和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

    【功能主治】

    治痈肿疮毒,牙痛,痢疾。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痈疽肿毒,头面疮疖,手脚生疮:紫薇根或花研末,醋调敷。亦可煎服。

    ②治牙痛:紫薇根煮猪精肉食。

    ③治白痢:紫薇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痢疾,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紫薇根、叶各五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解黄藤中毒:紫薇根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

    页首↑

    紫薇叶

    《*辞典》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Zǐ Wēi Yè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含念珠菌之浓度为8微克/毫升,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微克/毫升);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著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功能主治】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紫薇"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紫菀
    ·下一篇:紫雪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酸梅簕冬季炒胡萝卜忌放醋心虚不寐槟黄丸胆蛔汤羊山刺阿胶鹿角胶砂仁花养胃理气汤夏季老年人宜养脾芎葛汤鹿肾升麻鳖甲汤魔芋大花素馨花女萎秋冬之交吃哪些蔬菜见血封口春季养生十大药粥缪希雍医案之一论火不归原治法莠狗尾草郁金杨梅树绵羊血黄樟甜瓜子石霜宽筋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