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Zǐ Yù Zān
【别名】紫萼、山玉簪
【来源】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紫玉簪Hosta ventricosa (Salisb.)Stearn,以全草或根入药。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鱼骨梗喉;外用治虫蛇咬伤,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2~3钱。配伍其他药兑酒服或水煎服。
【注意】忌生冷食物。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Zǐ Yù Zān
【别名】紫鹤(《品汇精要》),紫萼(《汝南圃史》),鸡丹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红玉簪(《分类草药性》),石玉簪(《贵州民间药物》),梭子草、耳叶七、化骨莲(《江西草药》),白鹤仙(《陕西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花。秋季采收。
【源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米。根茎粗壮。单叶基生;柄长约25厘米;叶片卵形,长达1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稍作波状,基部楔形,其两侧下延几达柄之基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叶脉约7对,弧形,凸出而明显。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长约60厘米,花葶中部有叶状膜质苞片;总状花序,有短梗,长1厘米,梗基部有1斜卵形之苞片,绿色;花被6,淡紫色,钟形,长约1.7厘米,先端6裂,裂片成三角形;雄蕊6,花丝较花被稍长,药红紫色;子房无柄,长圆筒形,3室,花柱较花丝长,柱头头状。蒴果,筒形,两端尖,长约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熟期8~9月。
本植物的根茎(紫玉簪根)、叶(紫玉簪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亦有栽培。
【性味】《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
②《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Zǐ Yù Zān Gēn
【别名】红玉簪花头(《重庆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根茎。全年可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
【性味】
甘苦,平。
①《贵州民间草药》:"味微甘,性温,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
①《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②《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哽,敷痈疽、瘰疬,乳肿。"
⑤《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附方】
①治胃痛:石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细辛各二钱。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各种骨卡喉:鲜紫玉簪根二至三钱。捣烂,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紫玉簪根二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④治红崩白带: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炖肉吃。(《陕西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江西草药》
【拼音名】Zǐ Yù Zān Y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叶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
【功能主治】治崩漏带下,溃疡。
【附方】
①治白带,崩漏:紫玉簪叶一至二两,鸡蛋(去壳)一个。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顽固性溃疡:鲜紫玉簪叶洗净,用米汤或开水泡软,敷贴患处,日患三次。(《陕西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