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柞木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柞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Zhà Mù

    【别名】柞树、蒙子树根、蒙子刺根、葫芦刺、凿树、刺柞、鼠木

    【来源】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A. Gray [X. congestum(Lour.)Merr.]和长叶柞木X. longifolium Clos,以叶、根皮、茎皮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根皮、茎皮:用于黄疸水肿,死胎不下。

    根、叶:用于跌打肿毒,骨折,脱臼,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用叶以35%的乙醇制成30%的搽剂,供外搽或湿敷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柞木皮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à Mù Pí

    【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

    【源形态】

    柞木(《本草拾遗》),又名:凿子木(《纲目》),凿头木(《本草求原》),红檬、柞树(《草木便方》),檬子树(《分类草药性》),葫芦刺、刺凿、檬榕、羊志木、鼠木、野棉花。

    常绿乔木,高可达2~10米,多少有刺,尤以幼时为甚;小枝秃净或被微柔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长3~7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尖、钝或浑圆,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秃净,侧脉5~8对;叶柄长4~10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被微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淡黄色或绿黄色,直径约5毫米,有花盘:萼片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瓣缺;雄花有雄蕊多数,长2~3毫米。浆果球形,直径3~4毫米,熟时黑色。种子2。、3颗。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柞木根)、枝叶(柞木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平原、丘陵地或小山下部疏林中。分布我国南部、中部、西部及华东等地。

    【性味】

    苦酸,凉。

    ①《嘉祐本草》:"味苦,平,无毒。"

    ②《纲目》:"酸涩。"

    ③《本草求原》:"辛,微寒。"

    【功能主治】

    燥湿,除热。治黄疸,瘰疬,疮毒溃烂。

    ①《本草拾遗》:"治黄疸病,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②《纲目》:"治鼠瘘,难产,催生,利窍。"

    ③《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阴,堕胎,破块。"

    ④《分类草药性》:"治酒毒下血。"

    【用法用量】煎汤,2~3钱;或研末。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鼠瘘: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外台》)

    ②治鼠咬伤:柞木皮二钱,当归三分,川芎三分,金银花一钱,大黄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救急选方》柞木皮汤)

    ③治梅疮皮肤溃烂:柞木皮、土茯苓各三钱,银花、荆芥、地黄、芍药、防风各二钱,牛膝、木瓜、黄柏各一钱。上十味,呀咀,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温服。(《霉疠新书》)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柞木皮,主黄疸病者,盖黄疸因湿热郁于肠胃而发,此药苦能燥湿,微寒能除热,兼得下走利窍之性,则湿热皆从小便出而黄自退矣。今世又以为治难产催生主要药,亦取其下达、利窍之性耳。同鱼膘、人参、千里马、百草霜、牛膝、白芷、当归、益母草为催生之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柞木根

    《*辞典》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Zhà Mù Gēn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秋后挖取根部,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核咯血,瘰疬。

    ①《草木便方》:"治黄疸,鼠瘘,难产,胎死腹中。"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除湿,行肝络。治血气腹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鲜者2~4两);或烧存性研末酒调。

    【附方】

    ①治黄疸,水肿,关窍不通:柞木根四至六钱。煎服或烧炭兑酒服。(《四川常用中草药》)

    ②治痢疾:柞木根三两。煎汤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肺结核咯血:鲜柞木根皮二至四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④治瘰疬、鼠瘘:柞木根、何首乌、九子连环草、夏枯草、母猪藤、昆布、海藻。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

    柞木叶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Zhà Mù Yè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枝叶。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下死胎。

    【附方】治诸般痈肿发背:柞木叶四两(干),干荷叶、金婴根(萱草)、甘草节、地榆各一两。上同锉,捣为煮散。每服半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分两服,早晚各一,并滓再煎一服。忌饮食毒。(《本事方》柞木散)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柞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鳟鱼
    ·下一篇:柞树皮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不寐兼惊悸温病兼气虚气郁葶苈清肺饮红毛毡自制豆浆注意火候葶苈散葶苈汤血闭成瘕牛黄八宝丸小米淮山药粥泽兰桑螵蛸卵叶娃儿藤盛夏保健养心裂叶秋海棠秋季养生重点在肺药膳——大补汤秋季食疗养颜消痈散毒饮夏季防病用三花夏季中暑饮食四忌黑神散四倍丸面若桃花的秘密牛羊草结旋覆花野辣蓼乌蔹莓路边姜石寄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