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红娘子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红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ónɡ Niánɡ Zǐ

    【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

    【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或褐翅红娘子H. philaemata Fabricius 的干燥虫体。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7~8月捕捉,一般在清早露水未干前,红娘子翅湿不能飞起,用手捕捉。因活的红娘子能发出一钟类似巴豆粉的气味,故在捕捉时最好戴上手套及口罩,以免刺激皮肤及粘膜,还要防止刺激眼睛。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布袋内。连布袋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

    【炮制】将虫体去头、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黄色,然后筛去米即得。

    【性味】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

    【用法用量】0.5~1分。外用适量。

    【注意】体虚及孕妇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红娘子

    《*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Hónɡ Niánɡ Zǐ

    【别名】樗鸡(《本经》),灰花蛾(《纲目》),红娘虫(《药材资料汇编》),么姑虫(《中药志》),红女、红姑娘(《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蝉科昆虫红娘子的干燥全虫。于6~8月间,朝露未干时捕捉。此虫能分泌毒液,刺激人的皮肤而发泡,故捕时宜戴手套及口罩。捕得后,蒸死或烤死,然后晒干。

    【源形态】

    形似蝉而小,体长15~25毫米,宽约5~7毫米。头部及胸部均呈黑色,唇基朱红色。头部两侧有复眼,大而突出,杂有黑褐色的斑块;触角1对,位于复眼间的前方。前胸背板前狭后宽,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两侧有2个大形斑块,呈朱红色;雄虫在后胸腹板两侧有鸣器。翅2对,长大,胶质,前翅黑色,后翅褐色,有光泽,翅脉黑褐色,明显。足3对,黑褐色,健壮。腹部血红色,基部黑色;雌虫有黑褐色的产卵管。

    多生于丘陵地带,成虫栖息于低矮树丛中,不能高飞;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砂质土壤中。

    【生境分布】分布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产于湖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安徽,河北等地;以湖南、河南产量较大。

    【性状】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尾部较狭。头黑臂红,复眼大而突出。颈部棕黑色,两肩红色。背部翅黑棕色,质脆易破碎。胸部棕黑色,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红色,可见有8个环节,尾部尖。质松而轻,剖开后可见体内呈淡黄色。气微臭,以身干、翅黑、腹红、色鲜艳、完整不碎、新鲜者为佳。

    【化学成分】红娘子含斑蝥素等,又含蜡、脂肪油及红、黑2种色素。樗鸡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头、足及翘,用米同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米粒即成。

    《纲目》:"凡使(红娘子),去翅、足,以糯米或用面炒黄色,去米、面用。"

    【性味】

    苦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有小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辛,气平,有小毒。"

    【归经】《纲目》:"厥阴经。"

    【功能主治】

    攻毒,通瘀,破积。外用治瘰疬,癣疮;内服治血瘀经闭,狂犬咬伤。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阴痿。"

    ②《别录》:"疗腰痛,下气。"

    ③《本草衍义》:"行瘀血、月闭。"

    ④《纲目》:"主瘰疬,散目中结翳,疗猘犬伤。"

    ⑤《药材资料汇编》:"效用与斑蝥同。"

    ⑥《山西中药志》:"外用治疮癣。"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调涂。内服:炒炙后研末入丸、散。

    【注意】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瘰疬结核:红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一钱五分,黄丹五分。为末,糯米粥和作饼贴之。不过一月,其核自然脱下矣。(《卫生易简方》)

    ②治横痃便毒:鸡子一个开孔,入红娘子六个,纸包煨熟,去红娘子,食鸡子,以酒下。(《积德堂经验方》)

    ③治疯狗咬伤:红娘子二个,斑蝥五个(并去翅、足,若四十岁各加一个,五十岁各加二个),青娘子三个(去翅足,四十岁加一个,五、六十岁加三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许。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谈野翁试验方》)

    【备注】红娘子和樗鸡,在现代动物学上是两种不同科属的昆虫,而历代《本草》每多混淆。或云"形似寒螀",或云"形类蚕蛾"。"寒螀"是蝉类,云似"寒螀"者,颇与蝉科红娘子相近;类"蚕蛾"者,则很象樗鸡科的樗鸡。但目前药材只用红娘子,樗鸡未见入药。樗鸡体较红娘子小;体表及翅都附有白色蜡质。头狭小,淡褐色,复眼黑褐色。前胸背板淡褐色,中央有隆起线1条,小盾片三角形,颇大,暗褐色。前翅革质,基半部淡褐色,稍带绿色,存黑斑20余枚,翅脉白色;后翅膜质,基部约占翅的1/2呈红色,上有黑色斑纹7~8枚,翅端黑色,中央有白色纹,腹部宽大,尾端逐渐狭小。多群栖于樗、榆、刺槐、桐、枫、女贞及多种果树上;吸食树中液汁,为林木之害。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红娘子"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红根草
    ·下一篇:红景天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坐卧夏季食用凉拌菜卫生四忌冬季保健防雪花扑面尖顶地星女性痛经药膳疗法冬季老年人防口干症秋季服用磺胺类药物和碱性药...反胃吐食地菍[檵木]继木朝天罐瘦风轮术壳麻桃密汤冬季药膳炖品三款透骨搜风散甘露子牛筋条夏季形体消瘦者忌食冬瓜健康饮食猪骨野菊花铁藤螳螂舒胸益气汤錾菜阳桃仙人杖五爪龙书带蕨石榴根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