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杧果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Mánɡ Guǒ

    【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

    【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干。

    【性味】酸、甘,平。

    【功能主治】

    果、果核:止咳,健胃,行气。用于咳嗽,食欲不振,睾丸炎,坏血病。

    叶:止痒。外用治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核0.3~1两;外用适量,鲜叶煎水洗患处。

    【注意】(1)有谓果皮峻泻,利尿杀虫;可治便秘,小便不利。树干二重皮治腹股沟肿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杧果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别名】庵罗果(《开宝本草》),香盖(《大明一统志》),蜜望、望果(《广东新语》),莽果(《肇庆府志》),沙果梨(《植物名实图考》),檬果(《植物学大辞典》),芒果(《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实。夏季采收。

    【源形态】常绿大乔木,光滑无毛,高10~27米。枝扩展,树冠密。树皮厚,呈灰褐色,有多数小裂孔,成鳞片状脱落。单叶革质,簇生枝顶,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窄不定,有光泽,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常呈波浪形,无锯齿,叶基楔形;叶柄长4~6厘米,基部膨大。花杂性,圆锥花序常与叶等长或过之,枝柔毛;花无柄或具短柄,芳香,长3~4毫米,萼片卵形或长椭圆形,5裂,被柔毛;花瓣5,淡黄色,长约为花萼的2倍;花盘肉质,5裂;雄蕊5,4枚退化,汉1枚发育,花药紫红色;雌蕊1,位于花盘中央,花柱线形,柱头不显。核果椭圆形或肾脏形,微扁,长8~15厘米,熟时黄色;果核大,扁平,有纤维。花期春季。果期6月。

    【生境分布】热带或亚热带果树,栽培于庭园或作行道树。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

    果实含杧果酮酸、异杧果醇酸、阿波酮酸、阿波醇酸等三萜酸;多酚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间双没食子酸、没食子鞣质、槲皮素、异槲皮甙、杧果甙、并没食子酸等;并含多种类胡萝卜素0.505~0.527%、2.061~7.765%(带皮),其中β-胡萝卜素约占60%,其他尚有胡蝶梅黄素等10多种。

    带皮果实含水78.1~82.1%,总糖11.4~12.4%,还元糖2.97~5.32%,蛋白质0.4~0.9%,粗纤维0.90~1.24%,灰分0.63~1.13%,维生素C56.4~98.6毫克%。尚有报道果汁中含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未成熟的果实中含葡聚糖、阿聚糖、聚半乳糖醛酸。果实尚含硫胺素57~63毫克%,核黄素37~73毫克%,叶酸7.26微克%。

    杧果干含水14.74%、酒石酸6.10%、柠檬酸4.23%、草酸1.08%、葡萄糖3.00%、灰分5.44%。

    杧果花含没食子鞣质、槲皮素、异槲皮甙、没食子酸、双没食子酸。

    【药理作用】未成熟的果实及树皮、茎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但也有报告在实验室中无抗疟或抗菌作用者。有报道食过量杧果可引起肾炎者。其树胶-树脂在医疗上之用途如阿拉伯树胶。

    【性味】

    甘酸,凉。

    ①《食性本草》:"微寒,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温。"

    ③《纲目拾遗》:"甘,酸。"

    【功能主治】

    益胃,止呕,解渴,利尿。

    ①《食性本草》:"主妇人经脉不通,丈夫营卫中血脉不行。叶可以作汤疗渴疾。"

    ②《开宝本草》:"食之止渴。"

    ③《纲目拾遗》:"益胃气,止呕晕。"

    ④《中国树木分类学》:"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

    【注意】《开宝本草》:"动风气,天行病后及饱食后俱不可食之,又不可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黄病。"

    【摘录】《*辞典》

    页首↑

    杧果核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Hé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果核,呈肾形或卵圆形,压扁,长约6~10厘米,宽3~5厘米,外面淡黄色或土黄色,纤维性,粗糙坚硬。击碎后,内果皮纤维状,内表面平滑,淡黄色,木质化。种皮纸质,类白色,子叶2片,肥厚,暗棕色。气微,味微涩。以洁净、干燥、核仁肉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仁含脂肪5.2%,其中饱和甘油酯占14%、甘油一油酸酯24%、甘油二油酸酯61%、甘油三不饱和酸酯1%弱;其脂肪酸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榈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尚含谷甾醇和多量淀粉。种子含氢氰酸。

    【性味】

    酸涩,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酸,平,无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酸涩,性平。"

    ③《广东中药》Ⅱ:"苦,平。"

    【功能主治】

    治疝气,食滞。

    ①《岭南采药录》:"能消食滞。"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疝痛。"

    ③《中国药植图鉴》:"内果皮粉末作驱虫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个;或研末。

    【附方】

    ①治疝气及小儿食滞:杧果核、龙眼核、柚子核、桃核、黄皮核。煎汤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食滞咳嗽:杧果核、布渣叶。同煎服。(《广东中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杧果树皮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树皮。

    【化学成分】

    树皮含杧果甙、高杧果甙、鞣质9.33%。

    忙果的树脂含三萜化台物很多,中有齐墩果醛、齐墩果醇、杧果酮酸、异杧果醇酸、羟基杧果醇酸、羟基杧果酮酸、杧果醇酸、14-甲基杧果醇醛、4-甲基-24-甲烯基双氢杧果二醇、一种双三萜烯成分、古柯二醇、达玛烯二醇、阿波酮酸、环木波萝醇乙酸酯、香树脂醇乙酸酯、蛇麻脂醇乙酸酯等。

    杧果根含无羁萜、β-谷甾醇杧果甙。

    【药理作用】参见"杧果"条。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伤暑夹色,身热而恶热,取杧果树皮和露兜竻、鬼箭羽、榕树须、狗肝菜,不拘多少,煎一大碗,尽量饮之。"

    【摘录】《*辞典》

    页首↑

    杧果叶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Yè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

    【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以干叶计算);尚含树脂、氢氰酸,萧酮类等。

    【药理作用】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叶或汁对敏感的人可引起皮炎。对动物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性味】《陆川本草》:"酸甘,性凉。"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行气疏滞。去痧积。治热滞腹痛,气胀。并洗烂疮。"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小儿疳积,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岭南采药录》:"治枪弹伤:杧果叶煎水洗;铁屑入肉,取叶捣烂敷罨。"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杧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杜鹃兰
    ·下一篇:杉松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窦默少阴伤寒木香化滞汤野荞麦子苦杏仁佩兰冰麝散痢疾转肠溃疡麻黄杏子汤寸节七五灰散失血奇效丸十香返魂丹石蕨小儿一捻金夏季防阴囊湿疹山藤藤秧巴茅根夏季忌滥用蚊香秋季素食三宝毛茎马兰高温天气慎染发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水葱双肾藤水虾子草三叶枫石吊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