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赤雹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赤雹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Chì Báo

    【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

    【来源】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果实成熟采果,晒干,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果:酸、苦,平。

    块根:苦,寒。

    【功能主治】

    果:理气,活血,祛痰,利湿。用于跌打损伤,嗳气吐酸,黄疸,肠炎,痢疾,肺结核咯血。

    块根: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果:1~3钱,或2~5个。块根:粉1~2钱。

    【注意】块根孕妇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赤瓟

    《*辞典》

    【出处】《黑龙江中药》

    【拼音名】Chì Páo

    【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源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茎被长毛,少分枝;卷须单一。叶互生;广卵状心脏形,长5~10厘米,宽4~9厘米,先端尖,边缘微锯齿缘;两面均被毛茸;有叶柄。花腋生,单一,雌雄异株;雄花的花梗短而细,雌花的花梗长而粗;萼短钟形,裂片5,线状披针形,反折;花冠黄色,钟形,5深裂,花瓣狭卵形,被短毛,长2.5厘米左右;雄花的雄蕊S枚,不育雄蕊线形,花丝有毛;雌花有短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长圆形,被长柔毛,具3叉状肾形柱头。瓠果长卵形或广椭圆形,长4~5厘米,宽2.5厘米,红色或绿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房屋附近。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纣3~5厘米,直径约1.5~3厘米。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坟,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毫米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热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酸苦,平。"

    【功能主治】

    降逆,理湿,和瘀。治黄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伤。

    ①《东北药植志》:"顺气,调气。"

    ②《黑龙江中药》:"治扭腰岔气,胸胁疼痛。"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服。

    【附方】

    ①治反胃吐酸、吐食:赤包一至三钱(干品),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黄疸,痢疾便血:赤包(干品)一至三钱,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赤雹"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赤胫散
    ·下一篇:麦瓶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忌吃油炸类食品木香调气散木香分气丸冬季保健防雪花扑面石菖蒲香桂丸男性皮肤的保养与护理诃子散秋季养生忌忽视调整心理秋季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忌多...白薇夏季茶疗降血压夏季防中暑加味滋阴润燥方益肾壮骨汤蓝锡莎菊木豆贝齿南天仙子干燥秋季当心干眼病目疾由于伏气化热者治法槠子纤毛婆婆纳无腺橉木乌龟苏头苏合香双参树葱柿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