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柏树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柏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Bǎi Shù

    【别名】柏、香扁柏

    【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在夏秋采收;叶四季可采。

    【性味】

    子:甘、辛、微苦,平。

    叶:苦、辛,温。

    树脂:淡、涩,平。

    【功能主治】

    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

    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

    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种子、树脂3~5钱;叶、树脂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麻油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柏树叶

    《*辞典》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Bǎi Shù Yè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

    【源形态】

    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丝柏、扫帚柏、白木树、密密松、扁柏、垂柏、柏青树、宋柏。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直径可达1米。树皮平滑,灰褐色,枝条下垂。叶鳞片状,交互对生,紧贴枝上,呈卵状三角形,生于幼树或老树壮枝上的呈线形或锥形,3或4枚轮生而广展,先端长尖稍开展。花小,单性,同株,顶生;雄花序黄色,对生成椭圆形,雄蕊通常8。球果木质,球形,具短柄,直径8~12毫米,褐色,鳞片8,盾状,镊合状排列,背面有短尖的小凸体,每鳞片具种子3。种子卵形,稍有翅。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庙宇等处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枝叶呈树枝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紧密贴生于小枝上,但在较大的枝上,叶尖不紧贴而成刺状突出;叶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小枝棕褐色。质脆,易断。气淡,味涩。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吐血,血痢,痔疮,烫伤。

    ①《分类草药性》:"和血。治肠风痔肿,痢疾,吐血;兼涂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咳血,心气痛,筋缩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吐血:柏树子、柏树叶。打粉,兑酒吃,每次四钱。

    ②治小儿肥疮:柏树嫩叶打粉(或煅打粉),调油涂(洗净后涂)。

    ③治刀伤:柏树嫩叶,嚼烂敷。(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蛇伤(目光复视):柏树叶二两,香附全草二两。米泔水煎洗伤口。(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烫伤:柏叶捣汁搽。(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柏树果

    《*辞典》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Bǎi Shù Guǒ

    【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

    【性味】

    苦涩,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甘辛微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

    ①《分类草药性》:"安神除烦。"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感冒、胃痛及虚弱吐血。"

    ③《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治血热烦躁,小儿寒热高烧,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附方】

    ①治风湿感冒头痛;胃疼:柏树果二至三枚。打碎和酒吞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吐血:柏树果研末和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

    柏树油

    《*辞典》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Bǎi Shù Yóu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

    【性味】

    ①《草木便方》:"甘,平。"

    ②《重庆草药》:"淡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解毒,生肌,治风热头痛,白带,淋浊,痈疽疮疡,刀伤出血。

    ①《草木便方》:"除风毒,生肌。治痈疽疮疡,刀斧损伤。"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收敛精气。"

    ③《重庆草药》:"解风热,调气镇痛。治风热头痛,白带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撒。

    【附方】治胸口痛:柏树油一钱,柏子二钱,鱼鳅串三钱;捣烂泡开水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柏树"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树锦鸡儿
    ·下一篇:柃木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答刘XX问湿温治法之理由答周XX为母问痛风证治法陈自明夏季科学睡眠虎杖香蕈何首乌散生姜[图]香桂丸引血归经汤温病体虚怀妊受温病兼下痢何人饮启膈散川贝冰糖米汤饮川乌草乌防己麦冬秋季忌多吃柿子大乌泡十味导赤汤半边钱夏季吃泥螺忌晒日光水底龙毛冬瓜黑白散黑姜散夏季防中暑多吃含钾食物熟地黄丹参散结汤皮肤解毒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