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脆蛇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脆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Cuì Shé

    【别名】碎蛇、银蛇

    【来源】蛇蜥科动物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的干燥全体。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秋捕捉。

    【炮制】放入瓦缸中用酒醉死,或放在锅内用微火烧死,取出将头朝内,尾朝外,盘成圆盘状,以竹签插住,即时微火炕干。

    【性味】甘、咸,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疼痛,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每次3~5钱,干品研末,开水冲服,亦可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脆蛇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Cuì Shé

    【别名】金蛇(《本草拾遗》),地鲜、蝎蛇(《岭表录异》),银蛇(《开宝本草》),金星地鳝(《本草图经》),金星鳝(《圣济总录》),片蛇(《滇略》),蛇蜥、无脚蜥(《动物学大辞典》),碎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

    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的全体。春、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或置锅内用微火炕死,然后盘成圈,以竹签插住,再用微火炕干。

    云南蛇蜥与上种形状相似,主要特征为吻鳞与单片前额鳞之间有鳞片3枚。同等入药。

    【源形态】外形似蛇,全长约40厘米,长者可达60厘米以上。全身被覆瓦状鳞片;体两侧自颈部至肛门间各有1纵沟。四肢退化,仅有肢带残迹。头部背面覆有大形鳞片,颊上鳞大小相似;吻端钝,吻鳞与单片的前额鳞之间有鳞片2枚;眼小,形长,有能动的眼睑,耳孔小,几与鼻孔等大。背鳞14~16行,中央的8~10行具棱,相连成明显的纵直棱延至尾部;腹鳞10行,光滑;尾极长,约为体长的2倍;尾易断,断后能再生。尾部腹面的鳞具棱。雌性背面正中10余行一般为棕色,头部色深,体尾两侧为紫色,愈向外色愈浅,直达尾端;腹面色浅。雄性及幼体或有黑色斑点,或有蓝色横斑。

    【生境分布】生活于竹林和草丛中,多穴居,冬季多筑巢冬眠;以蜗牛、蚯蚓等为食。8~9月间产卵。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脆蛇多已盘成圈状,直径约6~10厘米。蛇的背面棕黄色或缉褐色,有光泽;鳞片不太明显。具有方格形的网纹,并有黑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带有篾片夹持时遗留下的痕迹,腹侧面各有1条凹沟。头部呈三角形,尾部细尖,或短促。体轻、干脆、气微腥。大者身短粗壮,色泽较深:小者瘦长,尾部尖,背面色泽较淡。以条匀、无碎断、气腥不臭、有光泽者为佳。

    【炮制】去头,切段,焙干用。

    【性味】

    咸,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半。"

    ②《开宝本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咸,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散瘀,祛风,消肿,解毒。治跌损折伤,大麻风,痈疽肿毒。

    ①《开宝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

    ②《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③《纲目》:"疗久痢。"

    ④《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⑤《滇黔记游》:"接断骨。"

    ⑥《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其骨醋磨,围肿毒。"

    ⑦《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风湿瘀血凝滞及孕妇忌用。"

    【附方】

    ①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研末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薢。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久痢:金星鳝(醋炙)、白矾、铅丹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米饮调下,食前。(《圣济总录》金星鳝散)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脆蛇"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鸭嘴癀
    ·下一篇:蚌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夜香牛冬季忌使用铜制火锅春季疥、癞等皮肤病患者忌食...冬季老年人防跌倒罂粟膏冬季进补宜先清肠冬季慢性胃肠疾病患者进补牛黄上清丸紫金龙开结汤全毛悬钩子出嫁二载,月事犹未见,身体...秋季热淋患者忌食南瓜肺劳痰喘阴虚水肿绿青百里香苦碟子翠云草三叶豆秋季该补充的营养四方木皮46种生活习惯你做到没有呀如何煎中药栀子岩葱牙疳药犀角瓦楞子[图]蓑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