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Línɡ
【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
【来源】
菱科菱属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以果壳、果柄、果、茎及叶柄入药。
同属植物野菱(四角野菱)Trapa quadrispinosa Roxb.也做菱角入药;还有菱Trapa bispinosa Roxb;格菱Trapa natans L. var. komarovii V. Vassil。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
健胃止痢,抗癌。用于胃溃疡,痢疾,食道癌,乳腺癌,子宫颈癌。
菱柄外用治皮肤多发性疣赘;菱壳烧灰外用治黄水疮,痔疮。
【用法用量】1~1.5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别录》
【拼音名】Línɡ
【别名】蕨攗(《尔雅》),水栗(《风俗通》),芰(《尔雅》郭璞注),芰实(《别录》),菱角(《周礼义疏》),水菱(《品汇精要》),蔆、沙角(《纲目》)。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的果肉。8~9月采收。
【源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厘米,宽2~4.5厘米,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脱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厘米,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膨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引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稍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厘米,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池塘河沼中。各地多有种植。
【化学成分】果肉略有抗腹水肝癌AH-13的作用。另含丰富的淀粉葡萄糖、蛋白质。
【药理作用】在以艾氏腹水癌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种子的醇浸水液有抗癌作用。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孟诜:"生食性冷。"
③《滇南本草图说》:"甘淡,性平,微苦涩。"
④《随息居饮食谱》:"鲜者甘凉,熟者甘平。"
【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能主治】
生食: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
①《别录》:"主安中补脏。"
②《滇南本草》:"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窍之症。"
③《滇南本草图说》:"醒脾,解酒,缓中。"
④《纲目》:"解暑(及)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煮熟。
【注意】《本经逢原》:"患疟、痢人勿食。"
【备注】尚有一种乌菱(《纲目》),果实具两角,平展,先端向下弯曲,两角间直径4~6厘米。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ínɡ Dì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
【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
②《本草推陈》:"治胃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擦拭或捣汁搽。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疣:取鲜菱蒂在患部不断擦拭,每次约2分钟,每天6~8次。治疗青年扁平疣56例,全部治愈;寻常疣18例,17例治愈,1例无效;尖锐湿疣3例,2例治愈,1例无效;传染性软疣5例,4例治愈(中有1例复发),1例无效。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损完全脱落。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ínɡ Fěn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
【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15%。
【功能主治】
①朱权:"补中。"
②《纲目拾遗》:"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本草推陈》
【拼音名】Línɡ Jīnɡ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
【性味】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捣烂敷、擦。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ínɡ Ké
【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
【功能主治】
治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疮。
①《滇南本草》:"烧灰为末,调菜油搽痔疮。"
②《纲目》:"止泄痢。"
③《纲目拾遗》:"治头面黄水疮。"
④《本草推陈》:"止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脱肛:先将麻油润湿肠上,自去浮衣,再将风菱壳水净之。(《张氏必验方》)
②治头面黄水疮:隔年老菱壳,烧存性,麻油调敷。(《医宗汇编》)
③治无名肿毒及天泡疮:老菱壳烧灰,香油调敷。(黄贩翁《医抄》)
④治指生天蛇:风菱角,灯火上烧灰存性,研末,香油调敷。未溃者即散,已溃者止痛。(《医宗汇编》)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Línɡ Yè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