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黄葛树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黄葛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uánɡ Gě Shù

    【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

    【来源】桑科榕属植物黄葛树Ficus lacor Ham.,以根、叶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

    【性味】

    根:微辛,凉。

    叶:涩,平。

    【功能主治】

    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5~8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黄桷叶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Huánɡ Jué Yè

    【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

    【源形态】

    黄葛树(《边州闻见录》),又名:嘉树(《峨嵋县志》),万年阴、婆罗树(《生草药性备要》),榕树(《草木便方》)。

    落叶大乔木,高15~26米,全株无毛。树皮深灰色,新枝绿色,稍呈三角形。叶互生,矩圆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浑圆,全缘,侧脉7~10对:叶柄长2.5~5厘米;托叶技针形,长约1厘米,早落。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3~4个簇生于老枝上,近球形,无梗,直径5~8毫米,带白色,有红晕与红色小斑点,熟时黄色;基生苞片3;雄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雄花花被片3,雄蕊1;瘿花及雌花花被片4。瘦果微有皱纹。花期5~6月。

    【生境分布】多生长在疏林及溪边;或栽培。分布长江流域以至南部各地。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续筋骨。治筋骨疼痛,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①《生草药性备要》:"除骨内风,又能续骨。"

    ②《本草求原》:"续筋骨,止痛,消瘀,去骨内风。"

    ③《草木便方》:"贴臁疮。"

    ④《重庆草药》:"煎水熏洗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远年骨痛:取大榕叶蒸醋,送饭常食。(《生草药性备要》)

    ②续骨:大榕叶捣敷。(《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

    黄桷根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Huánɡ Jué Gēn

    【别名】黄葛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佳。

    【性味】

    ①《草木便方》:"苦酸,温。"

    ②《重庆草药》:"味苦涩,性热,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消肿。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肿满,跌打损伤,疥癣

    ①《纲目拾遗》:"治疥癣,根皮煎汤浴之。"

    ②《草木便方》:"祛风,除湿,消肿满。治四肢顽痹,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③《分类草药性》:"杀虫,退火。治跌打损伤,小儿疝气。"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络,利关节,除寒湿。治筋骨疼痛。"

    ⑤《重庆草药》:"治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浴。

    【摘录】《*辞典》

    页首↑

    黄桷浆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Huánɡ Jué Jiānɡ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

    【功能主治】

    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

    ②《重庆草药》:"治腮腺炎。"

    【用法用量】外用:搽擦或涂靛青布上贴患处。

    【摘录】《*辞典》

    页首↑

    黄桷皮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Huánɡ Jué Pí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

    【性味】《草木便方》:"苦酸,温。"

    【功能主治】

    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癣疮。

    ①《居易录》:"愈癣。"

    ②《草木便方》:"祛风,除湿,消肿满。治四肢顽痹,麻(木)不仁,半身不遂。"

    ③《中国药植志》:"发汗发表。"

    ④《重庆草药》:"煎水服治吐血,煎水洗治初生儿黄七风(初生儿五至七天,全身现黄,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附方】治风湿痛:黄桷树皮、阎王刺根、酸汤根、铁篱笆根各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黄桷树根疙瘩

    《*辞典》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Huánɡ Jué Shù Gēn Gē Dɑ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酒服,治背脊痛,劳伤腰痛。"

    【摘录】《*辞典》

    页首↑

    黄龙须

    《*辞典》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Huánɡ Lónɡ Xū

    【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行气,除风,除寒,除湿。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黄葛树"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黄脚鸡
    ·下一篇:黄缅桂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近代四大名医—王绍棠 便秘食疗之粥篇冬季美手八大处方土鳖虫[图]秋季进补服用人参时忌食用萝...明党参《吴佩衡医案》瘟疫病燥热内...忌食死蟹黑参丸破骨风鹿胎黄药子夏季去“火”宜食补与药补相...漆姑草土马骔石柏散白石花牛金子水蛭丸春季早餐宜喝酸奶秋季治喘最相宜昙花莲叶橐吾雁肉岩白菜转心莲文冠果天牛石香葇石刁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