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黄葵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uánɡ Kuí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叶、花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拔毒排脓。

    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

    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3~5钱。叶外用适量敷患处。花浸油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黄葵

    《*辞典》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Huánɡ Kuí

    【别名】野芙蓉、假棉花(《广西中草药》),假山稔、毛夹(《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根或叶。夏、秋采收。

    【源形态】

    黄葵,又名:麝香秋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被长租硬毛。叶互生,掌状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有时3~5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两面均有粗毛,上部的叶片较小;托叶钻形。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8厘米;小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脱落;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花冠鲜黄色,中央暗紫色,径约10厘米;雄蕊管长约2.5厘米;花柱枝5,柱头盘状。蒴果卵状长圆形,长5~6厘米,具短喙,果皮薄革质,被粗毛。种子肾形,有纵列乳头状突起,揉之微有麝香味。花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沟旁、路边、旷野草丛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及其缩醛磷脂和胆碱缩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药理作用】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黄葵"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黄缅桂
    ·下一篇:黄零陵香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伤寒兼脑膜炎木香调气散野蘑菇白蘑满山红高良姜花椒苦参拨云退翳散羊肚桑枝鸭胆子八爪金龙[图]秋季忌食生河蟹秋季小儿忌吃生枣乌泡刺倒提壶冬令进补首选药膳十全流气饮团参丸秋季饮食选玉米水肿至神汤春季儿童忌多吃菠菜养生保健须“三知”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春季饮食养生讲究“三春”鱼脑石薏苡仁夏蜡梅犀角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