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ān Yánɡ Shù Pí
【别名】响杨、白杨
【来源】杨柳科山杨树皮Populus davidiana Dode,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布】吉林、宁夏、陕西、四川。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清热止咳,驱虫。主治高血压,肺热咳嗽,蛔虫病,小便淋漓。外用治秃疮疥癣。
【用法用量】0.5~1钱。外用适量,研末,香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
【别名】白杨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春季采挖。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杨树皮"条。
【性味】
苦,平。
①《分类草药性》:"性涩,微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微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治肺热咳嗽,淋浊,蛔虫腹痛,白带,妊娠下痢。
①《草木便方》:"化痰止咳,治喘满,祛风散郁,除肺热,清利肠胃。"
②《分类草药性》:"治男子白浊,淋病,虚咳,白带。"
③《四川中药志》:"祛蛔虫,止腹痛;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S。-8椒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肺热咳嗽:白杨皮,地麦冬、肺经草、白茅根、枇杷叶。水煎服。
②治白浊淋症:白杨皮二两,泡醪糟汁服。
③治蛔虫病:白杨皮、蛆儿草根、五谷子根、露水草根、川楝皮。水煎服。
④治牙痛:白杨皮、三月藨根,薅秧藨根、香橼根、狗地芽根。水煎,取水炖五花内服(不放盐)。
⑤治口疮:白杨皮熬水洗。(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Bái Yánɡ Shù Pí
【别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
【源形态】
山杨,又名:大叶杨(《植物名实图考》),明杨。
乔木。树干细长挺立,高至20米。一年生枝黄褐色,有光泽;多年生枝为青灰色或暗灰色,皮孔明显。叶芽长0.5~1厘米,卵圆形,通常有4鳞片;单叶互生;大小形状颇多变异,近三角形,通常长3~7.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长3~6.5厘米,嫩枝上的叶有长至14厘米,叶柄长至8.5厘米者。葇荑花序,花先叶开放;雄花序长11.5厘米,雄蕊4~11枚,花药长椭圆形或卵圆形,红色或紫色;雌花序长7~15厘米,子房无梗,花柱极短,柱头分裂,扁平。花盘为狭长漏斗状,口缘有毛。蒴果椭圆状纺锤形。种子倒卵形或卵形,淡褐色,种柄长,生多数长细毛。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白杨树皮以铜刀刮粗皮蒸,从巳至未,出,用布袋盛,于屋东挂干用。"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味酸,冷。"
③《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行瘀,消痰。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疮。
①《唐本草》:"主久风脚气肿,四肢缓弱不随,毒气游易在皮肤中,痰癖等。酒渍服之。"
②《本草拾遗》:"去风痹宿血,折伤,血沥在骨肉间,痛不可忍,及皮肤风瘙肿,杂五木为汤,捋浸损处。"
③《日华子本草》:"治扑损瘀血,并须酒服,煎膏可续筋骨。"
④《纲目》:"煎浆水入盐含漱,治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或浸酒。外用:煎水含漱或浸洗。
【附方】
①治项下瘿气:秫米三斗,炊熟,取圆叶白杨皮十两,勿令见风,切,水五升,煮取二升,渍曲末五两,如常酿酒,每旦一盏,日再服。(《外台》)
②治妊娠下痢:白杨皮一斤。细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二小升,分三服。(《千金方》)
③治牙痛:白杨皮,醋煎含之。(《梅师集验方》)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Bái Yánɡ Yè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叶。
【功能主治】《纲目》:"治龋齿,煎水含漱。又治骨疽久发,骨从中出,频捣敷之。"
【附方】治臆疮腿:白杨新叶,用手指打数十下,使叶熟软,以背面贴患处,每个疮面贴一叶。(《河北中医药集锦》)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Bái Yánɡ Zhī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
【功能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汁涂。
【附方】
①治腹胀满坚如石,积年不损者:白杨东南枝,去苍皮,护风细锉五升,熬令黄,酒五升,淋讫,则以绢袋盛滓,还纳酒囊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孟诜《必效方》)
②治燕吻疮;白杨枯枝,烧取汁及热敷之。(《千金方》)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