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Lì
【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
【来源】壳斗科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 bungeana Blume],以果实、花序、壳斗、树皮、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辽宁、陕西、河北、山东、江西、四川、湖南、广西。
【化学成分】
果实含有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等。
树皮含有鞣质。
【性味】
果实:甘,温。
花序:涩。
根皮:甘、淡,平。
【功能主治】
果实:滋阴补肾。主治肾虚腰痛。每服2~4两。
花序:止泻。主治腹泻,红白痢疾,久泻不止,小儿消化不良。瘰疬瘿瘤。
壳斗:治丹毒、红肿。
树皮:主治疮毒漆疮。
根皮:主治疝气。
叶:主治百日咳。用量3~5钱,水煎冲糖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Lì Zi
【别名】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源形态】
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5.5~7厘米,基部楔形或两侧不相等,先端尖尾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边缘有疏锯齿,齿端为内弯的刺毛状;叶柄短,有长毛和短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约15~20厘米,淡黄褐色,雄蕊8~10;雌花无梗,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苞,子房下位,花柱5~9。总苞球形,直径3~5厘米,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内藏坚果2~3,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深褐色,直径2~3厘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分布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
【性味】
甘,温。
①《别录):"味咸,温,无毒。"
②陶弘景:"甜。"
③《滇南本草》:"味甘,平。"
【归经】
入脾、胃、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求真》:"入肾、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①《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②《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③《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④《食性本草》:"理筋骨风痛。"
⑤《日华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个。生嚼罯恶刺,并敷瘰疬肿毒痛。"
⑥《本草图经》:"活血。"
⑦《滇南本草》:"治山岚嶂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煅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⑧《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捣敷。
【注意】
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
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来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附方】
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楔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经验方》)
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气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肿痛:板栗果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疳疮:捣栗子涂之。(《备急方》)
⑥治金刃斧伤: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捣敷亦可。(《濒湖集简方》)
【名家论述】
①《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水气,惟患风水气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②《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③《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Lì Fū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
【性味】《纲目》:"甘,平,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瘰疬,骨鲠。
【附方】
①治栗子颈: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骨鲠在咽:栗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纲目》)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日用本草》
【拼音名】Lì Huā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
【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
治泻痢,便血,瘰疬。
①《日用本草》:"治瘰疬。"
②《滇南本草》:"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附方】治瘰疬久不愈:采栗花同贝母为末。每日酒下一钱。(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Lì Ké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
【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反胃,鼻衄,便血。
①孟诜:"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
②《日华子本草》:"治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研末或入丸剂。
【附方】
①治膈气:栗子黑壳煅,同舂米槌上糠等分,蜜丸桐子大。每空心下三十丸。(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鼻衄累医不止:栗壳五两,烧灰,研为末。每服二钱,以粥饮调服。(《圣惠方》)
③治痰火瘰疬:粟壳和猪精肉煎汤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Lì Máo Qiú
【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功能主治】
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①《补缺肘后方》:"治丹。"
②《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③《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
②治痰火核:风栗壳配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Ⅱ)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拼音名】Lì Shù Gēn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汪颖《食物本草》:"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
②《四川中药志》:"治血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附方】治红肿牙痛:板栗根、棕树根。煎水煮蛋吃。(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Lì Yè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Lì Shù Pí
【别名】栗树白皮(《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化学成分】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质。
【功能主治】
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打伤。
①《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②孟诜:"主疸疮毒。"
③《本草图经》:"主疮毒。"
④《滇南本草》:"敷打伤,烧灰治癞疮。"
⑤《医林纂要》:"煎水洗口疳、口烂。"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丹毒,煎汤洗。"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烧灰敷。
【附方】治漆疮:栗树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冲铁锈一至二两洗患处,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辞典》
页首↑